导读:
根据我多年社保经办工作经验,社会养老保险出现缺口的问题由来已久。主要原因有以下5点:一是退休人员总量逐年递增。二是退休人员人均寿命逐年攀升。三是退休人员养老金只涨不降。四是养老金双轨制挖的坑太深。并轨前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虽然从未缴纳社保,但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却普遍偏高。五是国家养老保险统筹比例调减,也就意味着养老金的收入在下降。下面对该问题做具体分析。
一、退休人员总量逐年递增。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约有1.23亿名城镇退休人员,养老金支出了49228亿元。1960年-1980期间,还没有正式全面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正是中国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如今这批人或者已经退休,或者即将面临退休。因此,2020年-2040年,每年都将会有大批人员步入退休的行列。
1.由于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当年的人口红利转化为人口负担。未来几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仍将继续攀升,所以每年会有更多的人进入退休养老的状态。
2.领养老金的人在增长,缴纳社保的人数在减少,入不敷出,在所难免。随着退休人员增加,直接导致供养系数增加,这些退休人员的增加的负担,会累加到在职人员,然而目前国家的新生儿出生率持续低迷,青年劳动力的负担系数上升,缴纳社保的人数实际上是呈下降趋势,这也是国家开放二胎的原因之一。
二、退休人员人均寿命逐年攀升。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曾经让人恐惧的疾病逐渐被人类攻克。加之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身体的重视程度也在显著提高,退休人员的寿命较以往大幅提升。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77岁,甚至个别省(市)已经突破80岁大关。
由于年龄越长,领取养老金越多。所以随着人均寿命逐年增长,也就意味着每年需要支付的养老金也在增多,而且暂时并无减少的趋势。
三、退休人员养老金只涨不降。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20〕22号):全国总体调整比例按照2019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确定。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养老金是实现了16连涨。
1.养老金平均每年呈现上涨趋势。通常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每年平均普涨5%。
2.养老金对特殊人群还有倾斜调整。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对于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的基本养老金,还有下限要求,一般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同时,按照文件要求,还要进一步强化激励,适当加大挂钩调整所占比重。
四、养老金双轨制挖的坑太深。
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改革是从企业开始的,在90年代,企业先实行了养老保险改革,而机关事业单位仍然并没有建立社保缴费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巨大差距。
养老金并轨以前,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不需要缴纳社保,退休以后领取的退休金反而比企业退休人员高出很多。在2014年10月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以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领取地为退休金。退休金的计算方式主要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这要远远高于大部分企业退休职工。
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待遇主要包括:生活补贴(主要是退休金),政治补贴(如党员活动经费,干部读书看报费用,退休党员慰问等),统筹外补贴(如采暖费报销,房屋提租补贴等)。对于这部分群体,我们通常成为“老人”。
简言之:养老金并轨以前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缴纳社保,但是领取的养老金反而比缴纳社保的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保的缺口。
五、国家养老保险统筹比例调减,也就意味着社保基金的收入在下降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确了降低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调整社保缴费基数政策、提高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稳步推进社保费征收体制改革等工作。
虽然,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是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举措。但是,社会保险费率降低,也就意味着,社保基金的收入也在降低,也增加了社保的缺口。
综上所述:社会养老保险出现缺口的原因是:入不敷出,收小于支,每年顶着缺口在涨养老金。
写在最后:
1.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均再寿命增长,领取养老金的人在增多。
2.领取养老金的人在增加,缴纳社保费用的人在减少,企业缴纳的社保费用也在减少。
3.养老金双轨制改革以前,不缴纳社保费用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反而普遍要比缴纳社保费用的人的养老金,要高出很多。简言之,缴纳社保企业退休人员,在填补养老金双轨制的坑。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工资,普遍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对于在养老金并轨前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他们不需要缴纳社保,相当于在用企业退休人员缴纳的社保费用,为他们发放着高额的养老金,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文章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评论、转发、点赞、收藏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