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民及农民工的人数占比非常大,由于数目庞大及分布散乱,流动性较大,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目统计结果。
我国主要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城镇),农业户口的也就是农民,在以前,农民主要以种地维持生计,改革开放之后,城市的大门向农民打开,到目前为止数以亿计的农民开始走出家门到城市务工,他们开始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叫“农民工”!时隔多年,如今农民工又要被一种新的称呼所替代,农民可能也不再叫农民。
近来,一些地区开始进行户籍改革,要彻底取消农业户口,今后我们农民的户口本上可能就不是“农业户口”这几个字了,会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其实,取消农业户口的意见在几年前专家们已经提出,现在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实施此项举措。
日前,北京已经公布了户籍制度改革意见,至此,全国已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省份达到30个。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
然而,在城市务工的农民统称为“农民工”,近来一些专家也建议将“农民工”改名为“新产业工人”,听起来确实比较高大上一些。但他们在乎的是这些吗?
他们不在乎称谓,他们最在乎的是什么?
虽说,农民工在城市中受到一些人的歧视,总是会受到一些不对等的眼光,然而,他们最在乎可能更是以下几点:
1、让农民工“子女”不再留守
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舍弃妻子到处漂泊!然而就形成了一个群体叫“留守儿童”,无论在书刊上还是电视上,我们每当看到那些用期待的目光等着父母回家的场面,我们都会忍不住流下眼泪,他们太缺少爱的关怀了!
有句话说得好:“搬着砖头就没法抱你,放下砖头就没法养你”,说出了多少外出务工人员的心声!谁人不想守着父母、陪着老婆孩子生活呢,但由于一些客观的因素导致我们迫不得已!随着乡村振兴的开展,我想以后会好起来!
2、让农民工不再“忧薪”
农民舍弃土地和家乡,孤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打工,为的就是赚更多的钱,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谁曾想外面的世界不是那么好混,尤其是我们这些农民工还常常为自己应得的报酬而烦恼,在以前追薪、讨薪、欠薪问题十分严重,让农民工在外不能有所保障!
然而,这些欠薪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重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现如今局面稍微扭转了一些,但仍然存在这种问题!所以,我们希望我们农民工在外可以通过自己劳动顺利得到应有的报酬,仅此而已!
3、让农民工不再为孩子上学烦恼
为什么会有留守儿童在家?就是因为挣钱少,带着孩子在城市里开销大,然而去城市上学还有很多的要求,不是有房产证、就是得固定的工作,对于农民工来说,这些是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的。
然而,现在也是专门设立了一些外出务工人员之类的学校,就是让外出打工人员的子女可以上学,但纵观大局来说,仍然存在这样的问题。让农民工不再为孩子上学烦恼可能是他们更想要的。
4、让农民工不再为租房而忧伤
离开家乡到处漂泊,出门在外总得有个住所,然而面对城市高额的房租租金,大部分农民工也只能望而兴叹!不是租个地下室就是租个很小的“小窝”,在生活环境上真的很差!建议对于农民工要有专门的住宿条件,搞比较好的住宿环境,让他们住得起、轻松住,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大体力的支出。
我去过工地上朋友的宿舍,那环境不用说了,八九个人一个小屋上下铺,臭气熏天,虽说是免费管住的,但仍然有些爱干净的人出去外面租房去!让农民工不再为租房而忧伤也许是他们希望的。
5、让农民不再为种地而发愁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粮食价格很低,对于在家的农民来说,种地完全是难以维持生计的,虽说是目前有了一些种粮补贴,也出了不少的惠民、助农政策,但仍然是很难调动农民的种地积极性,因为种地真的不挣钱,还不如出去打工!当种地也能挣钱的话,他们一定不会离开家乡。
6、让农民不再为养老而犯愁
我们知道无论是在家种地农民、还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他们不像城市退休职工那样有退休金,所以只能是干一天挣一天钱,所以农村出现了六七十岁的老人还有外出打工的,没办法,因为晚年没保障,只要还能干得动就绝不放手!
现如今,农民从没有养老金到如今可以领到一两百块的养老金,也算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农村养老问题仍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实,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都是他们所在乎的,反而一个“称谓”真的不重要,无论是叫农民、还是居民,无论是叫农民工,还是新兴产业工人,如果不改变实质,那又有什么意义呢?也许专家是好意,想让农民有一个更好的称谓,但他们真的不在乎这些……
农民户籍改革,农民工换新名称,他们最在乎的可能并不是这些……大家对于农民、农民工改称呼有什么看法呢?
有人提议改名农民工,农民:没必要!换个叫法就不是农民了?
外出务工的农民,算工人还是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