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那些晚年丧偶的老人,应该怎么养老?可以试试这4种养老方法!
2021-03-22 09:24  浏览:7368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我认识一个小地方的女作家,今年60岁了,早年丈夫去世,只有一个儿子已经结婚,她既没自己过又没和儿子一起住,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我认为值得借鉴。

人到老年不容易

先说说女作家的情况,她以前是个报社记者,地方小报,为了挣钱,生完孩子一个月后她就上班了,把孩子托付给亲戚帮忙照顾,每个月给亲戚一些钱。后来报社倒闭了,她也就失去了工作,家里的经济来源全指望她的丈夫,再加上她儿子当时才两岁,没人帮忙带孩子了,她就没有急着找工作。

谁知道,她的丈夫在上班的时候突发疾病,同事们送他去医院的时候,人都已经没知觉了,她知道后马上就抱着儿子去医院,但是连丈夫最后一面也没见着,她的丈夫连句话都没给他们母子俩留下,就撒手人寰了。

她甚至都来不及过多悲伤,就意识到以后必须要靠自己把儿子养大了。她娘家只有一个老母亲和一个哥哥,老母亲身体不方便,平时偶尔帮哥哥看看孩子,哥哥则负责照顾老太太。所以,她也是指望不上娘家的,而婆家就更不用说了,丈夫自幼失去双亲,其他的亲戚也基本上没了来往。

而女作家当时还不是作家,她再找报社工作也不现实,毕竟还有儿子需要她养,但是她想到自己以前上班时经常帮同事审稿,有些写作基础,就想到靠写文章投稿挣钱,维持自己和儿子的生活。

她开始趁儿子睡着的时候写作,每天都写,写完马上投稿,以前的同事看她困难,也会帮助她推荐,慢慢地,她的投稿收入基本稳定了,维持母子两个的基本生活没有问题。

这个时候,她住着的那所小房子要拆迁,拆迁的人要求所有人全部搬走,以后建了房子再分,当时她没地方可去,她的哥哥就提出让她回娘家住。

但是因为她老母亲是和哥哥一家住在一起,母亲自己没有房子,她想想没有别的办法,就住了过去,尽管小心翼翼,对哥哥的儿子比自己的儿子还好,两个孩子闹矛盾时都是批评自己的儿子,但是她仍然受了嫂子不少白眼。

她在确保生活费够花的情况下,总是尽量用自己的钱买全家人的日常用品,哥哥嫂子上班后,她担任起照顾母亲和两个孩子的任务,每天负责辅导俩孩子的作业,给儿子买什么的时候,一定会给哥哥的儿子买个一样的。

就这样,她也能感受到嫂子的嫌弃,嫂子总是找事和哥哥吵架,有时候会故意在老母亲面前指槡骂槐,她十分清楚,但也只能默默忍受下来,只期待着自家的房子快快分下来。

半年多后,她终于分到了房子,接通了水电之后,她就带着儿子住了进去,60多平方的小房子,也足够他们母子俩住得了。不久,她让儿子上了幼儿园,因为新房子住得离学校近,她又在自己家办了个作文班,只招了几个学生,也能挣些生活费。

等儿子上小学后,她又在私立学校做代课老师,一直到儿子上了中学后才辞职,在这期间,她的写作从来没有停下过,写作水平也越来越高,儿子上中学的时候,她加入了当地的作家协会,并且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挣了不少稿费。

这个时候,她手里有了些存款,又看上了儿子中学附近的一套小房子,比他们住的那个稍大点,是个二手房,和儿子商量后,她就买了下来,自己家原来那个又重新装修了一下,租给了别人。

后来她就基本靠写作为生了,一直把儿子供到大学毕业,儿子的工作非常顺利,找的女朋友也不错,等儿子结婚的时候,就把他们住的稍大点的那套房子做了婚房,她自己回到了最初的小房子住。

她儿子说为了避免婆媳矛盾,他决定不和妈妈住一起,并建议妈妈找个老伴,这个时候,女作家心里忽然很失落,儿子是她多年的精神支柱,现在也渴望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同时她也很欣慰,这意味着儿子长大了,自己以后只需要为自己而活就可以了,不用太担心儿子了。

于是她欣然接受了儿子的建议,自己独居,但是并不想找老伴,多年的单身生活,她早就习惯了。这个时候,她的母亲早就不在人世了,而她的哥哥嫂子,也遇到了和她同样的问题,她的侄子不愿意和父母住一起,但是哥哥嫂子又没有地方可去,家里总是争吵不断。

有一次,女作家因为低血糖忽然晕倒在家里,没有人知道,幸亏她的哥哥担心她,基本上每天都会在网上给她发信息和她聊几句,但那天哥哥没有接到她回的信息,就很担心,到家里去看了下,才发现她晕倒了。

这个时候,女作家意识到独居的危险,看到哥哥嫂子憔悴的样子,她也忘记了当年的不愉快,和哥哥商量,让他们老两口住到她的家里,三个人一起生活,互相做个伴。哥哥和儿子商量后,女作家的侄子非常乐意,还表示会每个月给姑姑一些钱。

就这样,哥哥嫂子和女作家住到了一起,三个60多岁的人每天都很开心,一到周末,两家的儿子儿媳就会过去看他们,后来他们的儿子都有了孩子,他们又一起在那个小屋子里带孩子,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后,依然是他们三个老人一起居住。

女作家依然保持着写作的习惯,她写作时,哥哥就会看书,而嫂子则负责做饭打扫卫生,平时的生活费,女作家和哥哥一个人轮流一个月,可能是因为彼此都不再年轻,他们也不再计较什么,也从来没有过经济方面的不和。

在这期间,嫂子有过一次摔倒的经历,哥哥有过一次犯心脏病的经历,而女作家又有过两次低血糖晕倒的经历,幸亏三个人在一起,每次都得到了及时救助。

我觉得女作家的这种生活方式非常好,既没有和儿子一起过,也没有去养老院,仍然和最亲的人在一起,还能互相陪伴与照顾,真是不错的选择。对于那些晚年丧偶的人,自己生活在世上,是选择和儿女一起住还是单过,或者选择其他方式,都应该结合自身情况来定。

第一,如果儿女孝顺且两辈人之间合得来,那就可以和儿女一起过。毕竟父母辛苦把儿女养大了,儿女就要尽到赡养老人的责任,老人和儿女住一起,可以避免让儿女天天担心,也可以尽自己所能帮帮儿女,比如做点简单的家务,带带孩子等。

第二,如果老人和儿女合不来,自己身体还算健康时,那选择自己过更好,只要有自理能力,老人自己过也相对自由,如果感觉孤独就可以多和周围的街坊邻居们打打交道,经常外出接触人,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孤独感。

第三,如果老人儿女同意,且自己有意向,也可以找个新的老伴,老年人也有追求爱情的权利。当老人自己感觉孤单时,如果有意中人或者适合的人,找个老伴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在找老伴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分辨,不能被人骗了,找个真心实意和自己过日子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如果老人不想和儿女一起住,又觉得自己孤单,也不愿意找老伴,那就可以选择去养老院,那里有很多类似年纪的人,相互间的话题比较多,如果自己没钱,也可以让儿女共同出钱供自己去养老院。

第五,如果上面几种方法都觉得不合适,那老人也可以参考下我说的那个女作家的方式,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住,毕竟有血脉亲情,老年之后再住一起,既能相互照顾,又能增加彼此陪伴的时间,共同度过一个开心无忧的晚年。

最后我想说:不管选择哪种方式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都需要三思之后再做决定,每个人适合的方式不一样,但是一定有最符合自己需求的方式。如果和儿女住一起,老人不应该管太多,只需要照顾好自己就行了,谨记“儿孙自有儿孙福”的道理,少掺和下一代的事,有点余光余热就发挥一下,没有的话就尽量保持自己的健康,少给儿女添麻烦,但心里有话也要及时和儿女表达,不能闷在心里,这样做会受儿女的欢迎。

如果不和儿女住一起,感觉孤单就找点自己的乐趣,只有生活充实起来,才能排解孤单之感,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意思。


发布人:c933****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