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歌曲很打动人心,“时光时光慢点吧,不要让你再变老”。而这一首脍炙心如刀割的歌曲,正事表达儿女对父母的的孝顺。也深深打动了听者的内心。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虽然自古孝道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我们依旧维持和父母的陪伴,但是在赡养老人这一方面,这个社会却有着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那么,会有读者发出疑惑了,儿女和父母之间,到底会有怎样的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呢?大家不要心急,小编现在就给大家讲一个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潜规则,这个事情就发生在我们之中。
当“养老潜规则”成为跟风潮流,子女们都视而不见,老人却有苦难言
刘老太今年已经七十有余,在她退休后的日子里,也过着安享晚年的生活。刘老太有一个儿子,她和老伴两人在对待儿子的付出上可谓是出钱出力。儿子结婚时,老两口依照“规矩”全款给儿子准备了一套婚房。老人购买婚房似乎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购置新房对于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可谓是掏空了所有。
婚后不久,老两口也享受了天伦之乐,做了爷爷奶奶。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儿子儿媳就提出老两口搬过去和他们一起居住,不论是帮忙照看孩子,还是儿子儿媳照顾老两口,这都是一个不错的提议。
可是老大爷不愿意了,他觉得他自己和老大娘的身体还很硬朗,照顾自己绰绰有余。老两口在老房子住习惯了,自己动手做一些喜欢的食物,闲时散步遛弯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儿子儿媳刚有了属于自己的宝宝,照顾宝宝本身就已经很累了,如果再加上老两口,对于儿子儿媳来说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话虽这么说,可是老大爷心里还是有私心的。他知道儿媳自从生产以后就辞去了工作。儿子一个人的收入并不足以支撑这个小家庭的日常消费。他不愿意自己和老伴仅有的退休金贴补给儿子儿媳。再说自己和老伴上了年龄,帮忙带孩子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可是老两口纵使千百个不乐意,还是架不住儿子儿媳的劝说,最终搬进了儿子的新房。
“养老潜规则”到底是怎样的规则?
1、老人帮忙带孙子,儿女赡养老人
虽然老两口有了孙子,可是儿子儿媳还要工作。如果儿子儿媳都去工作养家糊口,那么孙子又有谁来照顾呢?大家可能会想到请保姆。暂且不说请保姆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一般普通家庭并不一定都成承担得起。另外最近网上频频爆出保姆虐待儿童的事件,也让很多家庭担心不已。
那么让老人帮忙带孩子就成了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不仅节省了请保姆的费用,而且也消除了孩子在家被保姆虐待的顾虑。而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潜规则”,年轻的父母在剥夺了老年人生活自由的同时,很多老年人还要自掏腰包,为年轻一代买单。他们不仅要照顾孙子辈的吃喝玩乐,还要顾及子女的吃穿用度。
2、如果父母与子女分居,只有逢年过节才会问候
绝大多数的年轻人虽然和父母是分开居住的,但是平日里因为要忙工作,忙应酬,忙下一代的教育,往往忽略掉了对父母的关心。更有甚者也会把子女丢给父母照顾,自己也丢失了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3、婆婆和媳妇的之前的“月子仇恨”已经主导家庭内部矛盾
从古至今,最难相处的一种关系就是婆婆和儿媳妇。尤其是在儿媳妇刚生产完,坐月子的那一段时间,则是最能体现出两个原生家庭之间矛盾的时期。这也是让很多做了婆婆的人最头疼的事情。如果照顾不好怕得到儿媳妇一家的埋怨。如果不照顾,又会被指指点点的说闲话。儿媳妇也会记恨自己。这也是很多家庭矛盾的根本。
总结:
人都是感情动物,而亲情是从出生开始有与之俱来的。亲情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温暖,是家。亲情是无私的奉献。父母对待子女的爱是大公无私的,是百分之百付出的。而子女孝敬父母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是要像父母养育儿女一样,无私的去做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