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纠正一下,应该是养老金。现在养老保险全覆盖以后,再也没有退休工资之说,都是称为养老金。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全额养老金,按照时间来计算,一般都要到2024年的9月30日之后才能全额领取。
按照国发(2015)2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精神,人社部关于《贯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精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本着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于2014年10月1日之前办理退休的人员,按照老办法执行,对于退休老人不存在什么时候领取全额养老金的问题,他们每月到手的养老金都是全额的养老金。
对于2014年10月1日之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之后退休的人员,由于处于新老两种退休制度的过渡期,他们既有视同缴费年限,也有实际缴费年限,所以在养老金计算时,要按照新老两种办法进行计算,采取保低限高的原则。即如果按照老制度计算高于新办法计算的,按照老办法执行,对于按照老办法执行的人员,也不存在什么时候领取全额养老金的问题,领取的都是全额的养老金;但如果按照新办法计算高于老办法计算的,按照新办法执行,但是其高出的部分,要分10年过渡期按照比例来计发,第一年发给10%,第二年发给20%,以此类推,到2024年9月30日全部计发到位,所以对于这部分人员,领取的不是全额的养老金,而是过渡期内计发的养老金。
对于过渡期内高出部分计发的养老金,由于各省的补发的时间有所不同,目前部分省份,对于2014年到2016年之间的部分已经补发到位,有的已补发到2018年,由于退休的年份不同,补发的时间也不同,最近几年办理退休的人员,很多地方都是按照计发比例一次性补发到位,由于现在已经是2021年,按照时间进度来计算,应该是补发超出部分的70%左右,只有到了2024年9月30日,按照100%计发时,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才算是真正100%领取自己的养老金,也就是实际退休的养老金。
对于2024年10月以后办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由于10年过渡期已经结束,所以养老金的计算全部按照新办法执行,虽然很多还是属于退休中人,同样存在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同样需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但由于没有10年过渡期,领取的都是实际的养老金,除了基本的养老金以外,还要享受职业年金。今后也不存在任何补发的可能,但是每年都要参加国家正常的养老金调整。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如果是在2024年9月30日之前办理退休,对于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高出老办法计算的部分,由于存在10年过渡期,所以需要到2024年9月娥30之后才能领取全额的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