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听起来很残酷,但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人们在指责孩子不孝顺的时候,是否想过其中背后的原因呢?
在自身条件艰难的情况下,若是长期伺候一个久病在床的人,身体和精神都有双重压力,有的时候子女其实也是无奈。
01案例
关于照顾老人的各种纠结,丁女士就深有体会。她自己年过五十了,是家中的老幺,她有一个哥哥但是早年出国,定居在了外头。早些年母亲走了,留下父亲,由于两家离得近,丁女士平时没少回去陪伴,但是从三年前开始,父亲的关节出了问题行走不便,于是丁女士就把老人接回到家中照顾。
在女儿的家里老人家过得很愉快,丁女士和丈夫照顾得也尽心尽力,几乎每天都会推着轮椅带父亲去楼下遛弯。可是好景不长,前段时间父亲不慎摔伤导致身体偏瘫,只能躺在床上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这可愁坏了丁女士。
她一边要忙着上班,一边要照顾家里的父亲,每天夜里都要起来好几次,有的时候累的一个晚上都没闭眼,严重影响第二天工作。她有两个孩子,一个在上大学,一个即将结婚,两个都面临着压力,丁女士说什么也不敢放松,就想着多赚钱补贴孩子。
老父亲长期瘫在床上,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而丁女士的经济状况本就一般,这清理对她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整个人都要崩溃了。在国外的哥哥得知情况之后表示愿意出钱,把老人送到好的养老院。可是这个想法才和父亲一提就遭到了反对,赌气的不吃饭。
看到父亲这样,丁女士只好作罢。可是随之而来的各种状况却让她应接不暇,父亲总是时不时地拉在被窝里,有时候夜里喊背疼需要按摩一晚上。在这样极度疲倦的情况下,有一天丁女士终于爆发了,对老人哦吼道:"爸,求你去住养老院吧!"
看着女儿如此斥责80岁的老父亲,实在让人感到扎心。老人也许是意识到了女儿的不容易,第二天就答应了去养老院。
02“不孝子”背后的无奈
一、自身情况不允许
七八十岁的老人,子女往往也已经五六十岁了。这个年龄段的人也在逐渐衰老,且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不管精神还是经济压力都很大。此时父母若是身体不适久卧在床,对于这些“老子女”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长期照顾老人,可能连自己的身体都会出问题。“一拖一”“一拖二”,甚至影响到了整个家庭。
二、病人的不理解
久病在床,会让长期生病的人脾气变得暴躁,敏感,把周围人的态度放大化。有时候子女并不是不愿意照顾父母,而是长期相处下来,病人的脾气实在太大,动不动就朝子女发火,让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灵都接受着煎熬,只能想着送孩子去养老院。
有个长期照顾病人的子女就表示:“脾气都被磨没了!”简单的一句话,透露出多少心酸。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谁也无法避免,不管老人还是子女都要面对。瘫痪在床,老人不好受,子女更是劳累,但现实问题还是要解决。
如果家里有类似的情况,不妨多和家人商量,征求老人的理解,一起想出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在这里也建议老人平时要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保证自己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对子女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