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社会,养老金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有些人年轻时没有参保,到退休时想领退休金,但是发现缴费年限不够15年,领不了,就想一次性补缴到15年然后领取养老金,但是发现国家不允许一次性补缴,于是就问,为什么不让一次性补足缴费年限了呢?
新规《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社保退休金的新规,都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
不允许一次性补缴了
这的确是真的,有明文规定,政策依据就是2016年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
这份通知规定:
不允许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等不符合条件人员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
对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也不得以事后追补缴费方式增加缴费年限。
这意味着什么?就是说,如果你到退休年龄的时候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够15年,是不能够一次性补缴至15年了。
比如说,一个人到退休的时候,缴费年限只有十年的时间,还差五年,这人就想一次性补缴五年的养老保险,这是行不通了。
为什么不允许一次性补缴呢?
有人就关心了,之前不是听说是可以允许一次性补交到15年吗?身边好像有人也成功补缴。
确实,在2016年一次性补缴禁令出台之前,确实有一些地方是允许到退休年龄一次性补齐至15年的政策。
当时有人还不愿意一次性补缴,因为要花一大笔钱。不过确实是有明智的人,果断选择一次性补缴至15年,然后领取养老金。虽然一开始基数比较低,但是经过这些年的上涨,现在到手的养老金已经非常可观了。这些选择一次性补缴至15年的人可是占了大便宜。
有粉丝就给思之想之分享,当时一次性拿出了9万多元缴费,补齐到15年,然后领取养老金,一开始养老金每月是1300元。现在已经快涨到接近2000多元了。
后来国家之所以出台政策不允许一次性补缴15年养老保险,主要考虑是由两个方面。
第一,一次性补缴的话会影响社保基金现金流的稳定。
道理也是显而易见。因为如果一直有这样的政策,会有很多人平时不缴费,就等着到退休年龄的时候一次性补齐。所以就会造成平时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压力。
第二,允许一次性补缴是不公平的。
如果允许一次性补交,那对于那些一直平时按时足缴纳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毕竟缴费的这些钱如果平时不缴费还可以去投资理财。
所以这些年,各地也在按照国家的要求在收紧一次性补缴的口子。除非是由单位造成的养老保险断缴,可以由单位进行补缴之外,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个人一次性补缴的。
那缴费不够15年,也不想退保,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确实,退保是非常吃亏的,退还的只有个人账户的钱。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以一次性补缴,但是也是吃亏,因为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比较低。
要想能够领取职工养老金,缴费不足15年,只能继续延长缴费。一直延长缴费到满15年。
有一种情况,如果你在延长缴费五年之后,还不够15年,而你是在2011年7月1号社会保险法实施之前参保的,那就可以一次性补缴至15年。
两个前提:一是必须先要延长缴费五年,二是社会保险法实施之前参加养老保险,2011年7月1日之后参保是不行的。
类似的新规解释都在《民法典》中,除了以上内容,还包括以下几点新规:
1.自己的房屋不能住?“居住权”有规定
2.七种债务不用偿还?你可以问《民法典》
3.天价彩礼被取消?你也可以问《民法典》
4.儿媳没有赡养婆婆的义务?《民法典》告诉您
5.朋友喝酒意外身亡,同桌人需要担责吗?《民法典》为您解答
事实上我国出台的很多制度,都在为大多数人考量。虽然我国全民的经济水平提高了,但我国仍然在社会保障上“升级”,不得不说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完善,这对于国民来说无疑是充满了安全感的。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又该如何去了解法律常识呢?没有基础看得懂枯燥的法律条文吗?
别急,今年刚颁布的《民法典》,通过这部法典,您就可以了解跟您相关的法律。
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和《民法典》脱离不了关系,上学,就业,结婚,生子,买车买房,邻里纠纷等等,大事小事,大矛盾小纠纷都做了全面的规定。
如果您担心没有法律底子,我建议您搭配一本《法律常识一本全》,里面有丰富的、具体的、精彩的典型案例,以及解读,让您轻松看懂,高效普法。
建议大家人手一套《民法典》+《法律常识一本全》,原价99元,现在只要69元,买一本送一本。一场电影的钱,就可以把这部能保护自己的法典搬回家,还有更多的优惠套餐等你选择。有事没事随时翻阅。了解一下《民法典》当中的一些法律小知识,知法懂法守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在生活当中都会用得到。
点击下方横条,下单购买,正版书籍即可包邮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