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婆媳之间,究竟有没有隔夜仇?如果有的话,那么这样的隔夜仇,又要多长时间才能释怀?
我们总是劝别人,不要记恨别人。因为你在记恨别人的同时,也在惩罚自己。虽然对方固然可恨,但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也更为不值得。
儿媳生下女儿,重男轻女的婆婆,给了她一巴掌。20年后婆婆人老年迈,需要儿媳妇养老。那么此时的儿媳妇,还有没有义务赡养婆婆?又能否做到不计前嫌去赡养婆婆?
02
宋阿姨,一辈子都争强好胜。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婚姻里,宋阿姨都希望自己是别人的榜样。也因此,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宋婆婆更喜欢儿子,认为儿子才能给自己传宗接代,才能更好光宗耀祖。
因此,儿媳妇生下女儿的时候,满怀期盼的宋阿姨,气得给了儿媳妇一巴掌。宋阿姨之所以这么生气,是有原因的。因为自从儿媳妇怀孕以来,她就好吃好喝供着儿媳妇。结果儿媳妇看到宋阿姨嫌弃是孙女,就嚷着要让孙女的姓氏跟她姓。
原本盼着是个孙子,结果儿媳妇最后却生了个孙女,而且还被儿媳妇叫嚣着要改姓,这让宋阿姨如何不恼火?虽然孙女也乖巧可爱,可宋阿姨心里还是更喜欢能让自己面上有光的孙子。
儿媳妇被打了一巴掌后,气得抱着孩子直接回了娘家。儿子也责怪她重男轻女,把好好的儿媳妇和孙女赶走。
可宋阿姨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后来还是儿子求情了好多次,儿媳妇这才不情愿回来了。可自从那之后,儿媳妇就对她再没有了好脸色看。
03
宋阿姨虽然有些后悔打了儿媳妇一巴掌,可儿媳妇的嚣张态度,也让她有些心寒。虽然后来宋阿姨不愿意儿子为难,时不时拿钱补贴他们,但儿媳妇却依旧不领情,似乎要记仇一辈子。
宋阿姨有些理亏,也不敢再去争辩什么。儿媳妇愿意让她带孩子,她就去带。儿媳妇不愿意让她带孩子,她就贴钱。总之,她认为虽然她重男轻女,可这些年来她为儿子儿媳付出那么多,儿媳妇不应该再记仇。
日子一晃就过去了二十年,宋阿姨的身体也逐渐不好了起来,经常腰酸背痛。原本住在老家的她,不得已跟儿子提出,想去儿子家住,一来是儿子家离医院近,就医方便。二来是她想留在儿子家养老。毕竟老伴去世后,就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她也不想再回到孤零零的老房子里了。
04
结果,儿子还没发话,儿媳妇就生气地说,你要养老,就去养老院,我没有义务赡养婆婆。儿媳妇这番话,让宋阿姨心里很难过。她明白儿媳妇是记恨上了她,认为她就是一个重男轻女的恶婆婆。
可宋阿姨也很憋屈,她当年是有些重男轻女,可后来的日子里,她不也一直在用钱用行动弥补自己的一时过错吗?为什么都过去了20年,儿媳妇一边享受着她的好处,一边又不断责怪记恨她?
妻管严的儿子,听到自己的媳妇这样发话,他也沉默不语了。看到这一切,宋阿姨心如明镜。儿媳妇是不可能收留自己在家里养老了,可不在儿子家养老,难道又要回到那个孤零零,没有一点烟火味的老房子里,孤独终老吗?
宋阿姨越想越忍不住心酸,谁都会在年轻的时候犯错,可为什么她的错误,儿媳妇却一直不肯原谅?即便她为儿子儿媳妇花了那么多钱,却依旧捂不热儿媳妇的心?
05
婆婆和儿媳妇,原本就是很微妙的关系。婆婆稍有不注意,也许就会得罪了儿媳妇。而一旦得罪了儿媳妇,或许婆婆做再多的事情,也没办法挽回儿媳妇的心。
这就是心一旦冷了,就再也捂不热。但好在宋阿姨并没有一味地错下去,虽然一开始她重男轻女,嫌弃孙女。可后来的岁月里,她也不断用钱用行动去弥补。
只是人心冷了下来,就很难再暖起来。即便宋阿姨以后付出再多,但重男轻女就好像一根刺,哽在儿媳妇的喉咙了。哪怕后来宋阿姨对她再好,也没办法再和好如初。
今日话题:
对于宋阿姨的知错能改,你是如何看待的?如果是你,你会原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