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流云在草青青
不一定。90年代初的企业员工未必都有养老金,因人而异,不一而论。
90年代初的企业员工,基本都是国企员工,也有一少部分是非国企员工,如外企、合资企业或民营企业员工。
那时候国家还没有正式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自然大家就都没有交养老保险。除了1986年起参加工作的国企合同工。那时他们就已经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了。
1992年至1995年,全国各地陆续正式建立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规定养老保险至少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领取养老金。
为了兼顾公平,尊重历史,把各地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前正式的,连续的,有人事档案材料佐证的工龄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可以和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后的实际缴费年限累计相加,合并计算为退休时的累计缴费年限,计算养老金。
由于正式人事档案材料所限,只有国企、县级大集体才能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因为外企,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没有独立人事权,也就没有权限记录人事档案相关材料。
这些员工如果后来没有实际缴费年限,或没有交满15年的,就无法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了。
因此,90年代初的国企或县级以上大集体员工,在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前的视同缴费年限,和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后的实际缴费年限,累计相加达到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有养老金。
同理,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此前的正式的、连续的、有人事档案材料佐证的工龄也被认为视同缴费年限,这之后就必须缴纳养老保险才能计算缴费年限了。
机关事业单位员工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累计相加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领取养老金。
在社保系统里,把各地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前参加工作,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前退休的人,称为老人。由于那时还没有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大家都没有缴纳养老保险。
老人退休后领取的是退休工资或退休金。相关待遇由退休前的累计工龄及档案工资决定。如累计工龄满35年,可以领取退休前人事档案工资的90%。
在各地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前参加工作,在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后退休的人称为中人。
中人退休后领取的是养老金。养老金待遇由当地社平工资,视同缴费年限加实际缴费年限,个人缴费水平,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金额,及退休年龄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决定。
中人的养老金待遇由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在各地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后参加工作,并在各地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后退休的人,称为新人。新人没有视同缴费年限。
新人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当地社平工资,实际缴费年限,个人缴费水平,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金额,及退休年龄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决定。
新人的养老金待遇由基础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综上所述,90年代初的国企员工,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累计相加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都有养老金。
90年代初的非国企或县级大集体员工,由于没有视同缴费年限,所以只有实际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上,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有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