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装剧当中,时不时都会听到告老还乡这样的一个词汇,说起来也非常的奇怪,这个规定历朝历代都是有着一个这样的说法,几乎所有的官员在到了退休年纪之后都会回到自己的家乡,无论在哪个朝代告了还乡,都是一个没有发生过任何改变的制度。那么古代官员退休之后,为什么非要回到故乡去养老,留在京城里面生活难道不可以吗?其实古代官员退休之后都会回到家乡的做法,主要就是由于古代时期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还有文化意识所决定的,不是人们所能左右的。
首先作为农耕社会也就是普通农民,都是以农业耕种为主的社会性质,在古代这样的社会当中种地也就意味着一切,是大多数农民去维持生计的方法。农耕社会和商业社会有着非常本质上的区别,因为农耕社会主要就是用土地的多少来衡量,而这些土地因为条件的限定不可以被买到城里去,更不可能买到异地,只能在自己原来的家乡里面耕种。
公众社会的性质,让大多数人都认为土地的多少才是衡量一个人家是否富有的标准,加上各种各样条件的限制,古人们只能在自己的家乡里面购买田地来确定自己的财富和地位,所以说古代官员辞退官职之后,想要回到家乡之后如果想要继续生活,就必须回到家乡里面购买田地,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持后半生的生计。
其次在古人所处的官场当中,可以说是非常黑暗的。在其中全部都是权威之间的争夺,随时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一个举动或者一句话,就会付出生命的惨痛代价。这些官员已经在这一个官场里面做了几十年的时间,无论是升官发财还是被贬出了京城,这些官场里面的争斗都永远不会停止,即便是已经辞去了官职,但只要不离开京城,也就意味着永远没有离开朝廷,这些辞退掉了官职,但没有离开京城的人,处境会变得非常危险,因为没有了官职和权力,但仍然在其他官员视野当中存在,就会造成一个任人宰割的局面。
现如今好不容易有了退休的机会,官员们更希望可以寻得一片清静的地方,不要再被这些困扰所羁绊,也不用事事都非常小心。这种告老还乡也相当于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既然已经辞退了官场,就必须要彻底的远离朝堂,远离这一片土地,回到自己的家乡不再参与朝廷里的争斗,后半生也不会再受到威胁,是一种自保的方式。还有,落叶根根一直以来也是我们人们心里的一个传统观念,尤其是在古人们的心中,对于落叶归根更是格外的看重。
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闯荡江湖,在朝廷里面做官,这一连就是几十年的时间,对于这些已经上了年纪的官员来说,更希望自己的晚年时间是可以回到自己的故乡生活。古代社会当中,对于姓氏还有家族都非常的看重,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家族都是古人心里面的天。尤其是在古人们离开人世之后,无论身份地位到底高贵与否都可以进入到祖坟当中,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被披上一个不尊不孝的标签,只有在年老的时候回到家乡才能完成真正进入祖坟的要求。
古人告老还乡也正是因为这种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所导致的,为的只是可以在家乡等待死神的最终降临,和自己的亲人埋葬在一起。另外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些人在官场里面已经有了几十年时间的经验和见识,肯定都比家乡其他人要更宽广的多。如此看来,这些已经辞退官职的老官员,在回到家乡之后,也已经成为了整个家乡的骄傲。这些老官员可以更好地用自己的经验去传授下一代人,做教书先生。
得到同乡人的称赞,这也可以极大地满足内心里的虚荣心,不时地跟同乡谈起自己这过完几十年的辉煌世界,看着其他人对自己头来羡慕又尊敬的目光,自豪感自然油然而生。古代里这些官员们的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当中的那么完美,在官场当中也是存在尔虞我诈的,尤其是在京城里面当差,更是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回到家乡,心灵可以得到更好的放松,已经为国家效力了大半辈子,也应该在这晚年的时间里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