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直以来,城市的职工医保,农村的新农合都是保障民生的惠民举措。特别是农村的新农合,从开展惠农利农的政策以来,新农合的覆盖率就一直在增加,直到现在几乎实现了全覆盖。
但因为每年新农合的起付线,报销范围都有所增加,所以相应的新农合的价格在逐渐增长,从原先的几十增长到几百,现在一个农民每年大概需要近300块钱。但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都相比之前扩大很多,所以就算是新农合年年涨,农民也会选择年年交。
前些天回老家,编者听闻邻村的村干部正在着急忙慌的劝说村民缴纳新农合。在以往,每次该交新农合的时候都是农民自愿排着长队去缴费,可现在怎么出现了农民“断缴”的情况?还有农民说道,现在缴纳新农合感觉挺不值得,这又是为什么呢?一位老农说出了其中缘由,原因太现实了。
一人花销两三千,无异于是雪上加霜
有农民告诉编者,一个近300元的新农合是国内平均出来的价格,在一些农村,缴费价格会比平均价高出好多。就像俺们村,一人核算下来大概要400块左右,一家就按五口人来算,就要两千,如果人再多点,那三千都打不住。
现在活这么难找,钱赚得也不多。粮食和肉,蛋都在涨价,孩子和家人的营养都很难跟得上,就更别说交新农合了,简直就是雪上加霜。我们家反正一直都是靠着鸡蛋过得一整年,偶尔市场上换只活鸡改善伙食。所以新农合的缴费只能先“断缴”了,等生活无忧了,再考虑这个;
一年到头难用到,真到用时报销又很无奈
有农民向编者反应,实际上对于很多健康的农民而言,这些钱很有可能一年都用不到。虽然很多报销范围都有所降低,但仍是有门槛的。像是感冒,发烧这种小毛病,有些门诊是没办法报销的。
当然,如果真是农民得了大病,那新农合报销又显得太苍白无力了。还记得在今年两会上,有代表就反应,虽然现在农村普及新农合,但是,仍有很多农民在检查,去门诊的时候不能报销。农民心疼钱不去检查,一拖便拖成了大病。一去医院就要好几十万,新农合也起不到很好的帮助效果。
没职工医保划算,怎么算都是“亏”
当然,最让农民介意的大概就是新农合没城镇职工医保划算吧。就像是城镇职工的养老金总是比农民的养老金多出好多一样。就算是农民每年缴纳最高档2000元,到退休年龄领取的养老金也并不多。所以很多农民认为缴纳新农合怎么算都是亏的,也就纷纷出现了“断缴”的念头。
编者认为:新农合作为农村的一项惠农,利农政策,本以上还是以农民为福利对象。在报销层面我国也在不断进行修正。老话讲:“以防万一。”农民缴纳新农合为的不就是那“万一”么?那么,你如何看待新农合呢?一起在文末下方聊一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