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的福利待遇也变得越来越好,对于所有的已经工作的人来讲,在找工作的时候工资多高已经不是他们找工作时候的唯一要求,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会要求最好用人单位能够提供他们五险一金,并且还能够给他们缴纳社保,咱们都知道社保这种东西既可以以个人为单位向政府缴纳,也可以以政府为单位向政府缴纳。
那么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保缴纳方式,会为最后的社保结果,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其实这两种社保缴纳方式,虽然说缴纳的单位不同,但实际上对于最后养老金的计算结果并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但是有一种情况却是唯一的例外。
那就是在这两种缴纳方式同时运行了15年的情况之下,就会对最后的退休金情况造成影响,最后出现不同的结果。会造成这样不同的结果,就是因为企业和个人缴纳社保的因素有所不同,二者之间在缴费基数之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导致了最终养老金的分配情况有高低。
可以怎样缴纳社保
咱们前面也提到过,养老保险也就是咱们所所说的社保,实际上有很多种简单方式,咱们最熟知的就是两种以不同单位向政府缴纳养老保险的方式,但实际上咱们缴纳养老保险的方式一共有三种。
首先就是咱们熟知的以个人为单位, 向政府缴纳养老保险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这个人,他并不在一个稳定的单位工作,而他的工作也不是特别的稳定,因此他不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缴纳社保的方式。所以国家为了这类人群考虑,就开辟了以个人为单位向政府缴纳养老保险的方式,这种方式让那一些工作比较灵活的人,有了一个让自己未来有所保障的途径。
一般来讲,这类人群向政府缴纳养老保险的费用,一般是以他工资的20%为缴费标准的。如果说工作非常稳定,自己也是在一家稳定的工作单位上班的话,那么这个时候人们就不会选择以个人为单位向政府讲的养老保险,而是会采取让单位为自己建造养老保险的方式。
这种情况之下,虽然说个人也要向政府缴纳一定比例的养老保险金额,但是并没有像个人向政府缴纳养老保险那样,那么多。因为单位会为个人承担养老保险的大头单位要承担养老保险16%的份额,不过单位所承担的这份养老保险的份额和个人最后所承担的8%的归宿却并不一样,单位给出的钱最后会被政府划入到社会统筹之下,而个人就直接会划到个人的账户里面去。
还有一种缴纳方式是人们所不熟知的,但实际上使用这种方式的人也大有人在,因为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可以找到工作的,像一些以种田为生的农民他们就没有工作,他们唯一的可以干的活就是种地,所以说为了这群人考虑,国家也专门开辟了一个新的缴纳养老保险的方式。
那就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种养老保险就非常灵活了,因为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选择不同的缴纳养老保险的金额,如果特别有钱的。甚至缴纳100万元都是可以的,当然这个方式的养老保险的缴纳金额门槛也特别的低,有的时候100块钱就可以参加这个为那些没有工作的人专门设立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了。在这三种养老保险热衷,除了最后一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之外,其他两种在计算方式之上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别。
相同的计算方式
那么我们为什么说以个人为单位向政府缴纳养老保险和以公司为单位向政府缴纳养老保险,在最后的计算方式之上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呢?首先咱们来看一下他们,二者在计算最后养老金金额的时候所用的公式吧。他们两个人所用的公式没有什么差别,都是分为两个板块。
第1个板块是基础养老金,而第2个板块则是个人账户上的养老金,咱们再把这两个板块拆开,首先来看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实际上就是退休的人在退休的时候,当时中国所有在岗的职工他们的工资加起来得出一个平均数,然后再与这个退休职工只缴费工资的指数化想加,再用最后得出来的数字,乘以他参加养老保险的年限再乘以1%,就可以得出基础养老金的数是多少了。
个人账户上的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有所不同,公式也显得更为简单一点,因为它只需要用个人账户上的金额除以个人账户上的金额,一共发了多少月份就可以得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究竟是多少了。虽然说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比较复杂,但是因为不管是以个人为单位向政府缴纳养老金,还是以企业为单元向政府缴纳养老金,都是采用这一种计算的方式,因此这种计算方式使用的人也比较多,所以对于大众来讲也不是那么的难了。
那么实际上以相同方式计算出来的养老金,最后金额上并不会相差太多,但实际上这种结果却并不是绝对的,比如说在个人以及企业都交了15年养老保险的情况之下,最后退休职工所拿到手的养老金金额就会有所不同。
不同的养老金结果
比如说一个从2004年参加工作一直工作了15年,然后退休的人,如果他是选择了以个人为单位向政府缴纳养老保险的话,那么就有可很多选择的余地了,因为政府出于每个人的收入情况的不同考虑设置了不同的个人缴纳的范围,比如说有的人他的收入水平并不是特别的高,但是他又想参加养老保险。
那么他就可以从自己收入中的20%里边抽取缴纳养老金的份额,还有的人他的收入非常的高,但是前几年他都忘记参加养老保险了,为了让自己能够在退休的时候生活不是那么的经济,因此他们就选择拿出自己每个月收入的300%项政府缴纳养老金,这样就能够达到一个持平的效果了。
如果说选择了是最低档次的话,那么以山东的青岛市为例,那么这个退休员工最后能够领到的退休金也只有区区800多元,但是如果选择了最后一种档次的话,那么这个退休职工最后领到的退休金那可多了去了,甚至能够达到将近2500多元的养老金金额,那么有了,这笔养老金的话,未来的退休生活就可以过得10分的体面了。
但是如果你选择以企业为单位向政府缴纳养老金的话,那么咱们还是以山东省的青岛市为例,首先在这个职工退休的时候也就是2019年青岛市的在岗职工他们所有的工资加起来的平均数也就是800多元,因此最后退休的职工能够拿到退休金,也就是区区的800多元而已。
这主要是因为那些企业在缴纳员工的养老保险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按照国家给的最低的缴费的基数来为他们的员工缴纳养老保险,毕竟这些公司的老板都希望自己的成本能够低一些。
结语
实际上讲到这里,大家也应该发现了,真正影响最后养老金金额发放的多少主要是依赖于人们在选择缴纳养老金的时候,主要是以怎样的缴费基数向政府缴纳养老金的,如果说你选择的缴费基数越高的话,那么在同样的年份之下,也就是同样缴纳15年的情况之下,最后能够拿到的养老金肯定是当初那个缴费基数最高的人拿到的最多。
其实从缴纳养老金的多少咱们也可以看得出来,一个人如果想要在最后比别人强的话,那么在一开头的时候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