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国企退休人员要实现社区化管理?退休老人:和国企说再见!
2021-01-01 21:30  浏览:46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最近几年国企退休人员推行社区化管理,按照日程在2020年底要基本全部完成,那么截止到现在,国企退休职工社区化管理到什么程度了呢?

其实截止到2020年12月底,已经基本实现了社区化管理,大部分移交已经完成,按照人社部和国资委的统计数据,社会化管理资金完成了92%,剩余的一小部分也会很快完成。


一,什么是国企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

大家都知道,以前国企职工退休后是由国企管理,养老金仍然由国企负责发放,是一种特殊化管理,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改革。

国企退休职工社区化管理就是进行社会化管理,像其他私企一样,职工办理完退休手续之后,就和原来的单位脱离关系了,退休人员就移交给当地所在的街道和社区就行管理,社区也负责给这部分人提供相应的服务,不再受国企的管理,也不再为这部分人提供服务!


2019年国家发布了《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2020年年底前,将尚未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国有企业已退休人员移交街道和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

现在已经实现了92%了,剩下的8%,将会在明年完成,国资委在媒体通气会上公布了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市政社区管理等职能分离移交、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等基本完成。

前期很多地方也纷纷宣布完成了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比如在东三省重工业比较多的地区,国企较多,辽宁在最近宣布已经完成了136万国企退休职工的社会化移交,社区化管理已经基本完成,工作进展算是比较快了!


二,社会化管理后,有哪些变化呢?

总体来讲,社会化管理后,不管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是利大于弊。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01,有利于国企自身的发展,轻装上阵!

以前没有改革的时候,退休人员由企业负责管理,养老金由他们发放,人少还可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退休人员越来越多,退休人员也越来越分散,退休人员的管理成了一项冗杂和沉重的工作,对国企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不利于国企的发展,让国企更少了一份活力!


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后,国企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减轻,可以说轻装上阵,负担变小了,对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好处多多。

据不完全统计,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后,每年可以减轻国企负担至少1500亿元,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国企改革,更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做大做强!

02,有利于退休人员享受更好的社区养老服务!

之前很多国企退休职工担心,社会化管理后,是不是就没人管了,自己的养老待遇是不是就没了保障了,养老金会不会变少呢?

其实完全没必要杞人忧天,社区化管理后,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不会降低,医疗保险待遇也不会变。


而且社区化管理后,变成了属地管理,社区直接提供服务,有事情直接找就近的社区和街道解决就可以了,不用再跑到原来的企业了。

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也是国家养老制度公平化的体现,国企退休职工和私企退休职工都和原来的单位脱离关系,统一由社会管理,国企退休人员不再是特殊群体,大家都一样了!

你怎么看待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呢?欢迎留言讨论!


发布人:4752****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