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中国古代皇帝是怎么“养老”的?
2021-07-15 19:54  浏览:52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养老”是今天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主要含义就是赡养老人,是让老人要老有所医,在当今中国,养老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得到完善,老有所医逐渐有了确实保障。但是在古代“养老”却是另一个含义,是一种有最高统治者举行的礼仪,即“养老礼”,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尊老,是中国古代的优良传统,古代的最高统治者通过举行“养老礼”来教化天下,让社会效仿,形成尊老重孝的社会风气。


养老礼渊源久远,据《礼记》记载,周天子就按时举行养老礼,举行礼仪时,天子要召集“三老、五更”到“大学”,让“三老、五更”坐在上座,天子亲自迎拜。天子




要亲自做庖丁,执刀割肉,亲自举杯伺候被邀请的老人们吃喝,除此之外,天子还要亲自跳舞给老人们看,以示对老人的尊重,让诸侯子弟们仿效,尊重老人。


通过这个礼仪的内容,足以看到天子对“养老”的重视。当然统治者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尊重老人,更多是的传播“忠孝”的思想,维护王朝的统治秩序,要不然天子也不会这么卖力地伺候。以教化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才是其真实目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君主专制的加强,皇帝地位的稳固,这一制度就不断被简化,当了唐宋,不仅礼仪简化,而且皇帝根本就不再举行这一礼仪,只是保留文字记录而已。


以宋代为例,关于养老礼的记载就简化多了。根据宋代的规定,举行养老礼,皇帝要面南而做,“三老、五更”要来朝拜,原来伺候老人吃喝的差事也交给了大臣去执行,老人们吃喝完了要谢恩,第二天还要上表谢恩。原来由天子屈尊伺候老人以示尊老的传统,变成了由皇帝高高在上赏赐臣下饮食,臣下不胜感激的仪式。


其实,无论是周代还是宋代,天子们的目的没有变化,就是通过礼仪教化来巩固统治。发生变化的是“天子”的实际地位,宋代养老礼的变化,体现了皇权独尊的空前强化。所以,古代的“养老”实际上是君主的一种统治策略,而非今天意义上的赡养老人。


发布人:5f4b****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