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10时,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
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总数为14117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
而在年龄上,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间仍将面临大量老龄人口带来的压力。
根据联合国的划分标准,当一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则认为该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当这两个指标翻番(即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2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4%)的时候,则认为该国进入“老龄”社会,也可以说是“中度老龄化”社会。
18.7%的比例,意味着我国已经十分接近中度老龄化社会。
当然,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最大的焦虑恐怕是对 “年轻时拼命赚钱成家、中年时拼命赚钱养儿、老年时赚钱养自己”凄凉晚景的担忧。比如,老龄化最严重的日本已经给我们某些“前车之鉴”——
据日本总务省在去年敬老节(2020年9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高达28.7%,为全球最高。而老年人就业率高是日本老龄社会的一大显著特征,目前有892万老年人仍在工作,就业占比高达13.30%,创历史新高, 在这其中有将近一半(48.4%)是65~69岁的老人。从就业的工种来看,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最多,有126万人;从事农业和林业的则有108万人。
随着经济、医疗水平的发展,人的平均寿命也在持续增长,在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的当下,我们肯定会面临“未富先老”的困境。养老问题已成社会问题,那到底如何养老?
有人说我从今天开始存钱,储蓄养老
25年前,利息10.98%;15年前,利息8%;5年前,利息5%;现在,利息3%;几年后,你面临的可能就是零利率甚至负利率,连通胀都抵御不了!
有人说我靠孩子,养儿防老
现在更多应该是“养老防儿”,如今“421”的家庭结构已经令不少年轻人不堪重负,面临膨胀的房价、竞争激烈的职场和日益上涨的生活成本,80、90后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却对赡养父母感到“鸭梨山大”。
据调查,九成80后认为自己在赡养父母方面有困难,甚至在结婚、购房、育儿方面还需要得到父母的资助。当年都言“养老防儿”是笑谈,而如今竟成为现实。
有人说我多买房子,以房养老
但随着政策的变化,房产养老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
孱弱的变现能力;耗费的大量精力;转换的资金消耗;蓄势待发房产税。
有人说我有社保,社保养老
人口老龄化带来直接的后果就是加剧国家社保基金的压力。2019年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根据预测结果显示,养老金到2035年将耗尽累计结余。
虽然国家制定了推迟退休计划、全面放开二孩等一系列政策来缓解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影响,但根据目前的养老金结余情况,如果只是依靠社保来养老,80后很有可能成为无养老金可领取的第一代,90后和00后那就更不用说了。
国家政策从最开始的“政府来养老”到“政府帮养老到”现在的“养老靠自己”变化时间不到40年。
不确定世界中唯一的确定,商业保险养老
养老商业保险才是我们的养老的明智之举!养老保险其实相当于一笔强制储蓄。
10年后,你发现年金险的保费已经交清了;
13年后,你发现除了保险其他的钱都不知道花哪去了;
15年后,你发现当年追逐的奢侈品和一堆的衣服,已经是“旧物”,唯独当年买的那一份份保单愈发光芒;
20年后,你发现急用的时候可以领回一大笔钱了;
N年后,你发现你比身边的老头老太太都有钱。这,就是买年金险的意义。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年金险产品,主要分为2类:
1、分红型(每年低固定返还+不确定分红)
这类产品除了定期返还保险金,每年还会有保险公司的分红。但分红是不确定的,会因为保险公司的盈利情况而浮动。
2、稳定收益型(每年高固定返还)
这类产品虽然没有了分红,但其返还金额比较高,而且收益是确定的,每年能领多少钱写的明明白白。
所以,我们要知道年金险只是一个统称,只是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
虽然年金险不属于保障类产品,看似只是交钱领钱,但其能发挥的作用也是非常多的。比如:
1、养老:虽然很多人有国家养老金,但它仅仅能解决我们退休后最基本的养老生活。如果想要一份体面的退休生活,需要我们提前进行规划。年金险作为安全性最高的金融产品,是最佳的选择。
2、子女教育:如果计划为子女提供优越的教育资源,比如出国留学。那么就需要在N多年后,连续多年进行大额的教育费用支出。像教育金类的年金险就是比较好的选择。
3、财富传承: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讲,如果留给后代是房产、股票等其他资产,不仅继承过程异常繁琐,而且还可能被收取遗产税。所以通过购买高额的保险,是可以达到财富传承和合理避税的目的。
4、保值增值:随着利率不断下调,想通过在银行存款增值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而年金险一般都有预定利率和保底利率,不仅有稳定的收益,安全性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