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灵活就业缴纳社保养老,钱交得多就一定能得到高养老金吗?不一定
2020-11-30 17:19  浏览:198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对于社会养老保险,由于不是特别清楚政策规定,很多人都会产生误解,其中出现理解偏差的较多的就是对于“交得多,领得多”的理解。特别是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讲,以自己的理解去规划自己的社保养老,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就吃了亏。


先给大家出个问题,大家来看看下面两种社保的缴费方式,哪个领取的养老金会更多一些?

假设同一地方的两个老板自己买社保,当地社平为5万元,

李老板选择了60%的缴费标准(每年缴纳6000元),缴纳30年。而老王按照150%的标准(每年缴纳1.5万),缴纳15年。到60岁时,两人同时办理退休手续。这时,老李总共缴费为18万,其中个人账户余额为7.2万元,而老王个人账户余额为9万元。假如退休时,当地社平工资是1万/月,大家觉得,谁的养老金更高些?(为方便理解,未计入缴费时社平调整以及个人账户累计利息)


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很多人认为多缴多得的原则下,老王缴纳了22.5万,而老李仅仅缴纳了18万,老王的养老金是肯定比老李多的。但实际上,按照提供的数据通过养老金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老王养老金只能领取到2522.48元,而老李却可以领到2917.98元。


这种悲伤结果的出现,就是对于“多缴多得”理解错误造成的。很多灵活就业人员在缴费时总觉得时间还早,总认为在临近退休时通过较高缴费去弥补时间造成的低养老金领取是很划算的。因此延迟参保,断续缴费都被认为是对养老金影响不大。就算参保迟缴费时间虽然短,但可以通过砸钱来弥补差距的。但事实证明,对于社保养老的“多缴多得”,能不仅仅理解为缴费金额上的多,事实上还包含了缴费年期的多。交费时间太短,即使砸钱也是事倍功半的。


因此在这里应该明确两个概念,即在同等缴费年限的情况下,缴纳的费用越高的得到的退休金越多。而另外一个情况就是在缴费相同,但缴费年限不同的情况下,缴费时间越长的,得到的养老金也是越高

由此特别提醒下灵活就业人员,去进行社保养老的时候,应该注意方法。如果年轻就应该早参保,通过累积较长缴费时间来提升未来的养老金。也就是用时间换钱。而对于中年参保,时间上已经没有宽裕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提高缴费的方式来提升养老金,也就是以钱换钱。当然,如果早参保,年轻时缴纳较低标准,在经济条件好的时候增加缴费金额,更能有效提升未来的养老金水平,为晚年的品质养老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对于缴费时间和缴费年限都不同的,我们不能进行简单比较,但是通过养老金计算方式的理解,去了解或者掌握对我们更好更有利的方法。实际上,就我个人看法,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讲,选择低缴费,长时间的缴纳是最切合灵活就业人员自身经济状况和现实意义的一种缴费标准,是值去学习和实践的。

附注:

老李养老金计算=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2918.98

基础养老金=(社平指数+个人指数)/2*缴费年期*1%*社平收入 =(1+0.6)/2*30*1%*10000=2400

个人账户养老金=72000/139=517.98

老王养老金计算=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2522.48

基础养老金=(社平指数+个人指数)/2*缴费年期*1%*社平收入=(1+1.5)/2*15*1%*10000=1875

个人账户养老金=90000/139=647.48#养老金#


发布人:2548****    IP:101.229.48.***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