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农村里,有时候要是我们闲来和上一辈的同乡老农民坐在一起唠嗑,感叹他们的不容易,他们也往往都会自嘲般地表达一种发自内心的失落感:一辈子的辛苦或者不辛苦就不要再提了。可惜的是,自己就算是辛苦了一辈子,也并没有为自己家里的孩子们挣下什么家业。像如今这样坐吃山空,也只好是给孩子们增加负担了。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老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逃不掉的最终结果,生活在农村里的农民当然也不会例外。农民老了,干不动活了,也就不会再有什么实际收入了。绝大多数老年农民也就只能在家闲着歇着坐吃儿女的闲饭了!只要是在网上一说到,农民老了,干不动活了,怎么办?总是难免会有一些人留言发狠地说什么,谁叫你农民当初不交社保呢?现在老了挣不了钱了又想吃白食。面对某些网络喷子的奚落和挖苦,绝大多数农村老人也只能一笑置之,不予理睬。
农民没有退休一说,也没有像退休职工一样的养老金可以用于老年后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那农民为什么年轻时不交社保呢?其实,真要是说起来这个问题,农村老人的心里也是有苦楚和苦衷的。
我国的职工养老保险实施时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6年10月份开始,当时是在国有企业对实行劳动合同制的职工,按本人工资基数依规定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金。第二阶段,是国家关于深化养老保险改革的通知发出后,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实行全民劳动合同制以后,才全面推广普及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政策的。虽然各地进展并不太一样,但大都是在1996年开始建立职工个人账户的。不过,那些时常在网上喷农民当初不交社保的人,却往往会枉顾当初的实际,当年企业职工实行社保缴费制度的当初,农村的农民是没有包含在缴费群体之中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于2010年10月28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并于2011年7月1日开始实施后,依照第十条中“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规定,农民也才可以挂靠或自己选择参加相应的原来只有国有或集体企业职工才能参加的社保缴费。而此时,许多农村老人都已经年过六旬了。国家也已经开始对农村农民实行了新农保政策,绝大多数没有年满60周岁的农民也都是选择参加了新农保。
至于说,为什么绝大多数农民会选择参加新农保而不是选择参加社保。主要的原因,一个是农村里的农民对自己是不是能够参加社保并不清楚,对社保的政策规定也不如对新农保了解。二是农民自己选择参加社保,因为本身并没有具体的工作单位,全部应交的保费只能由个人承担,一年五六千块钱的社保缴费,相对于农村农民较低的收入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农民的选择都是基于自己的现实条件决定和做出的,无奈于现实,有时候也就选无可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