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的腊月二十五,已接近年关,我们驱车前往中条山上拍摄,沿着狭窄弯曲的水泥路,行进途中,陡峭的山路因为狭窄和弯度过大,我们的车子在几处弯道都是回了好几把方向才得以前行,接近村庄的时候,满路的羊粪球、一孔孔废弃的窑洞映入眼帘,路边的酸枣枝更是刮在车身吱吱作响让人心疼,无奈只能弃车步行前往村子里拍摄。
步行继续往前走,在一处坐西向东的靠崖院里看到一对老夫妻在这里生活,由于院子背靠大山,早早地院子里就没了阳光。简单沟通之后,得知老夫妻俩今年都70多岁了,一辈子生活在这大山里,孩子们成家后都走出了大山到外面生活,他俩舍不得家里的几亩田地,依然留在这里养鸡种田过着简单的农耕生活养老。
大叔说由于村子地处偏远,土地也多是坡地耕种不便,孩子们娶媳妇也是困难,十几年前村民们大多已经迁出,村子里到处是废弃的黄土窑洞,虽然水泥路修进了村子里,但是还是改变不了这些现状,鼎盛时期曾经有100多人居住的村庄,如今也只剩下四五户人家十几口人,除了两户搞养殖的,其余都是老年人在这里养老。
当天老夫妻俩在家里打扫窑洞,大妈说家里只有她2个人居住,虽然窑洞破旧孩子们过年也不在家里呆,只有初一初二回来吃顿饭看看她们,但是辛苦劳碌了一年了,她和老伴商量还是要收拾一下,干干净净过个年。
看到他们家里散养着十几只鸡,问有没有鸡蛋卖,大妈说天气冷了鸡也不好好下蛋,前段时间攒了一点,闺女和孩子回来送年货都让他们带走了,家里的土蜂蜜倒是还有一些。你们遇到了也是有缘,只是没多少了,要是家里有老人可以给你们带上一点回家让老人喝。大山里销售不便,我们便决定购买一些土蜂蜜来帮助一下这对老夫妻。
大叔说山里人家都有养蜂的习惯,自己也养了几十年了,以前养得多,只是这几年每年洋槐花、荆条花开的时候,山上都有养流动养蜂的来,他们养的都是意蜂,盗取中蜂的蜜厉害。十几箱蜂这几年也被祸害得只留下了对面山坡上的四五箱,这些当地蜂产蜜量低,加上外来的洋蜂祸害,每年入冬前采收的时候还要留足蜜蜂越冬吃的,一年也就收获几十斤,除了每年自己留点吃的,大多都给孩子们带走了。
窑洞里光线暗,大叔索性把存放蜂蜜的塑料桶搬到了外面。一边装着蜂蜜一边给我们介绍说:山里人没啥收入,平时就是种庄稼,农闲了采点药材、养些蜜蜂换几个零花钱。这个村子也偏僻,平时也很少有人来,偶尔遇到你们这些来山村游玩的,能来到这里也都是缘分,如果家里需要蜂蜜,多少都会给带走一点,你们吃个放心的好蜂蜜,我老两口也落几个零花钱。
由于气温低,蜂蜜已经变成了金黄色的膏状,大叔只能用木板挖起来往瓶子里装,每次装得差不多了,还要用手拍打瓶子,生怕有了空隙装不满,嘴里还说着今天只能让你们带走2瓶,剩下的桶底多少都会有点沉淀物,这些留着我们自己喝,不能卖给你们。
再次拍打装蜂蜜的瓶子,大叔不好意思地说,按说这瓶子要给你们装得满满的,只是再装恐怕会把沉淀物带出来,就给你们装这些吧,你们也别说我山里人小气不给装满。我们也是不好意思地说,这些蜂蜜原本是您二老留着喝的,已经割爱给了我们,我们又怎么会计较呢!
付钱的时候,让人感动的一幕发生了,1瓶蜂蜜是2斤的量,2瓶蜂蜜是4斤,我们也知道土蜂蜜产量小价格高,朋友拿出了300元钱付钱问大叔够不够,大叔却说那能用这么钱,蜂蜜是自己家里产的,你们大老远地跑来也是和我们有缘,我就收你们个辛苦钱一百元钱吧,几番争执推让之后2位老人还是坚持只收一百元钱。
按说买东西掏钱天经地义,土蜂蜜的市场价格如今至少在50元以上,4斤蜂蜜收我们300元钱也合情合理,原本是要帮助他们才购买这些蜂蜜,不曾想老夫妻俩用山里人的淳朴和善良,不动声色地把这些蜂蜜算是送给了我们。走的时候几个人商量着出村买点东西返回去给老人送去,无奈村子偏僻也没有商店,出了村子天色已晚,只能下次再去给老人带点生活用品。在这里祝福这对善良的老夫妻身体健康,新年快乐!【看更多百姓乡土故事请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