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说的是社保养老保险(俗称退休工资))的领取问题。
社保政策每年有变,养老保险也实现了多年的上涨,但人口老龄化、放开生育三胎、延迟退休、鼓励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等一系列问题,是否让你担心以后会领不到养老钱?
网上有各种现成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或是预估试算的平台,大部分是按照当前的一个水平来进行预估计算,且各平台的预估结果各有差异;如果想按个人实际情况进行更精准计算,那就往下看,相信能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下面按照现有政策,计算出了60岁退休时养老金的替代率约在18.22%~171.02%左右(案例在底部),用以下计算方法来辅助演示退休后每月能领多少养老金:
退休后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1、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部分很好计算=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注意:个人账户余额由个人缴费和利息组成)
*计发月数是国家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的,不同的退休年龄对应不同的计发月数;
*如计发月份没有领完身故的情况,个人账户余额可继承
2、基础养老金比较复杂,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计算公式 = 〔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上面公式中的“平均工资指数”=每年的缴费工资指数相加/实际缴费年限
然后所谓的“缴费当年的缴费工资指数”= 当年的缴费基数/当地上年的职工平均工资
案例演示:
假设2020年当地月平均为5000元,2021年月交纳基数为10000元,那么2020年的指数是10000/5000=2
*个人缴费基数是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来确认,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
案例演示退休情况:60岁退休,计发月数139个月
缴费期:按18周岁成人来算,最长缴费期42年,最短要求缴满15年
缴费比例:最少按当地上年平均工资的60%,最高是300%
假设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N,社保缴纳基础的月平均值为n(当然这个余额可以直接去查询,且不计息的情况,为了便于演示假设n=N):
(1+60%)/2*N*15年*1%<基础养老金<(1+300%)/2*N*42年*1%
即为 12%N<基础养老金<84%N
0.6n*8%/139*15*12<个人账户养老金<3n*8%/139*42*12
即为6.22%<个人账户养老金<87.02%
所以退休工资的计算可大致得出是退休当地上一年平均工资的18.22%~171.02%左右
以上信息仅代表笔者观点,如发现内容有误,欢迎留言沟通,最后求个关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