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粉丝私信我,失业期间连续领取了24个月的失业金,退休后领取养老保险的钱会不会受到影响?我的回答如下:
退休前连续领24个月失业金,或多或少会影响到退休之后领取的养老金金额。至于最终能产生多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你领取失业金期间有没有继续缴纳养老保险以及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高低。
失业保险与失业金的关系
根据规定,失业保险是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共同缴纳,是具有强制性的。失业保险的作用就是参保劳动者在失业期间可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的失业金以及其他失业保险待遇。最大的好处就是失业期间可以申领金额可观的失业金,可以保障劳动者失业期间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和基本保障。
一、失业保险待遇申领条件
根据规定,办理申领失业保险待遇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失业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已经连续缴纳失业保险满1年;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非常容易理解,劳动者主动辞职、自愿辞职等情形下是无法申领失业保险待遇的,只有是被用人单位辞退、裁员或者企业破产、倒闭等情形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可以申领失业保险待遇;
3、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由求职要求的。
失业人员持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金的手续。
二、失业金领取期限
失业金的申领期限是跟失业保险缴费期限挂钩的。
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
三、失业金标准
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其实在失业期间不光可以享受失业金这一项失业保险待遇。失业期间还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基金代缴的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医疗补助金待遇、女性职工失业期间生育的,还可以申请报销生育医疗手术费用、失业期间死亡的,遗属还可以申领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等。上述所需的资金都是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的。
失业金对养老金的影响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金期间,个人可以不用缴纳医疗保险,由失业保险基金代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可以照样享受医保待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八条规定: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失业人员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金期间,医疗保险由失业保险基金代缴,个人无需去缴交。但是养老保险等其他险种都需要个人自行缴纳。领取失业金24个月,对于退休后的养老金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领取失业金期间,个人不允许缴纳养老保险
有不少地区规定,失业人员领取失业金期间,是不允许以个人身份参加缴纳养老保险的,例如北京市就是这样规定的。
个人最高可以领取24个月的失业金,意味着你之前的缴费年限比较长,最起码超过10年。我们都知道,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以及个人账户累计储蓄总额都对退休后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领取失业金的这两年期间不能缴纳养老保险,那么会导致自己的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缺少两年,个人养老金账户储存额势必受到影响,导致退休后养老金待遇比正常退休更低一点。
二、领取失业金期间,以个人身份缴纳养老保险
如果当地允许失业人员申领失业金期间以个人身份缴纳养老保险的话,尽可能的要选择一个高的缴费基数,或者起码与失业之前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持平,这样的话才能不会影响退休后的养老金数额。如果放弃了缴纳养老保险的机会或者缴费的基数比较低,会导致退休后养老金的数额低于预期。
由于养老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是影响退休后养老金金额的两个重要因素。如果不想因为领取失业金的这两年影响个人养老金数额,当地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在领取失业金期间,最好以灵活就业人员的形式继续缴纳职工养老保险是更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