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于2013年发布并实施《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标准中对老年人能力进行评估的内容包括4项一级指标及其包含的22项二级指标,要完成这些指标的测试就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室”。

怎样建设老年人能力评估室?在《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当中对评估环境做了两点要求:
1. 评估环境应安静、整洁、光线明亮、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2. 至少有3把椅子和1张诊桌、4-5个台阶,以供评估使用。台阶的踏步宽度不小于0.30m,踏步高度0.13-0.15m,台阶有效宽度不应小于0.9m (GB/T50340-2003)。
所以在实际布置老年人能力评估室的时候要至少满足以上两点要求,其他设备可以根据标准中提到的22项二级指标进行布置。
老年人能力评估室由八大区域:休息等候区、日常起居评估区、洗漱评估区、饮食评估区、运动功能评估区、认知功能评估区、体征数据平谷区、评估报告区组成并配置服务。

以下是某评估机构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室”的布置图,可以作为案例进行参考。
休息等候区
方便老年人及其陪同家属排队等候,同时也可以作为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的评估区域。

日常起居评估区
主要作为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区域,包括穿衣穿袜、开关抽屉、从床上移动到地面等活动能力的评估。

洗漱评估区
主要评估老年人洗脸、刷牙、梳头发等洗漱能力及大小便能力。

饮食评估区
主要评估老年人日常进食状态。

运动功能评估区
主要评估老年人的运动能力,包括上下阶梯、步态、平衡等方面。

认知功能评估区
主要评估老年人的感知能力,包括大脑对图形、数字、色彩的识别等能力。

体征数据评估区
这个区域主要是借助电子设备,对老年人的心肺、视力、听力、血压、血糖、体重等体征数据进行采集。

评估报告区
主要出具老年人能力评估报告,同时可以存放老年人的档案资料。

配套设施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