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企退人员退休后,为啥养老金普遍只有2000多元?比事业单位少一半
2020-10-29 23:05  浏览:81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养老金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退休以后过着怎样的生活,是闲云野鹤还是继续奔波。因此,备受退休人员所关注。

那为什么养老金年年上涨,企退人员的养老金还普遍在2000多呢?

如果您也有这样的疑惑或者困扰的话,那么不妨和【晓梒聊社保】一起来了解一下,造成企退人员养老金偏低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企退人员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而这两个账户又分别对应着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

即: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也就是说能领多少基础养老金,完全看退休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历年缴费指数以及缴费年限因素。而个人养老金则和个人账户的储存额和计发月数有着直接关系。个人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由此可以看出,影响企退人员养老金多少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缴费工资,缴费年限。


01 缴费工资偏低,导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偏低

缴费工资一般是根据社会平均工资而定,也就是缴费档次为100%,另外,设置上限300%,下限60%。

作为在职员工,通过单位缴纳社保,缴费工资则是根据员工本人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而定,不过大部分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降低用工成本,在缴纳社保时往往会按最低缴费工资为员工进行缴纳。

假如,上一年度实际工资8000元,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选择按社平工资的60%缴纳也就是3600元作为缴费基数。

按8000元作为缴费工资,计入到个人账户的金额则为8000*8%=640元。

按3600元作为缴费工资,计入到个人账户的金额则为3600*8%=288元。

两种缴纳形式下,计入到个人账户的储存额相差了352元。表现看上去自己缴纳的钱少,实际到手的变多了。但如果长期下去,并不划算,因为最终影响还是退休后能领多少的个人养老金。

不仅如此,缴费工资偏低还影响历年的缴费指数,缴费指数越高,基础养老金也相对高一些,相反缴费指数越低,基础养老金也就越低。


02 缴费年限太短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的个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满15年,方可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待遇。

也就是说缴费年限15年,只是满足领取养老金的条件之一。

而大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由于个人承担全部费用,又没有稳定工作,往往在缴费年限满15年就停止缴纳了,这也是导致企退人员养老金普遍偏低的原因所在。

今天晓梒聊社保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更多社保问题欢迎。


发布人:5988****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