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暖阳
定稿:筱沐
父母是孩子们启蒙教师,孩子是母亲的一面镜子。——李岫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不过现在多是老人来带娃,相比于父母而言,明显老人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更多。
所以与其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如说爷爷奶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人带娃一直是个热议话题。
在现在这个老人带娃已经成为流行趋势的社会,老人带娃甚至已经成为了家庭和睦的重要的条件之一。
不过老人帮带娃可不见得是好事一桩,有几类老人,即使是晚年有空闲时间,也不适帮子女带娃。
一:懒惰,脾气又不好的老人
莉莉的婆婆住在乡下,今年莉莉和丈夫要出去务工,但是因为自家孩子没有外地户口,所以不能上公办小学。
因此莉莉和丈夫不得已将孩子送到了孩子奶奶这里,等到孩子放暑假时,父母再来接。没想一个学期下来孩子竟然大变样。
孩子不仅脸晒得黝黑,头发也乱糟糟的,脸色也不太好,总是给人一种面黄肌瘦感觉。一身装扮和外面的野孩子没啥区别。
最让莉莉觉得难接受的是,孩子奶奶天天打麻将,孩子放学回到家,都是吃剩菜剩饭,或者直接用一些垃圾食品果腹。
现在农村有很多的留守儿童,基本上都是由老人照顾。但是有不少老人其实不适合带孩子,尤其是特别懒的老人。
一些老人上了年纪之后,人也变得慵懒起来,不仅不爱收拾家,而且照顾孩子也是能糊弄就糊弄,特别不拘小节。
这样的老人带带大孩子还可以,但是带小孩子就算了。小孩子需要更细致的照顾,最好还是由宝妈亲自抚养。
懒惰的老人除了带娃邋遢外,甚至还可能将孩子置于危险之中,所以父母如果有可能自己带娃的话,尽量还是最好自己带娃。
这类性格懒散的老人,来帮带娃反而是添乱。
二:生活观念差距太大的老人
现在多数儿媳都不愿意和婆婆同住屋檐下,主要原因就是很多老人和年轻父母交流起来有代沟,生活观念差距比较大。
让和自己生活观念比较大的老人来带娃,不仅会容易引发一些家庭矛盾,而且反而容易帮倒忙。
因为老人来带娃必然要和儿子儿媳共处一室,生活观念差距大,育儿理念有差异,必然会在教育孩子这方面起一些摩擦。
双方因为带娃这件事起了矛盾之后,丈夫也会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所以如果老人脾气比较倔,生活理念又和自己完全不同的话,建议宝妈自己带娃。
三:身体不好的老人
老人为子女操劳了一辈子,到老后基本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小毛病。身体不好的老人其实是不适合帮子女带娃。
让这类老人带娃,不仅孩子得不到好的照顾,而且还会让老人积劳成疾,身体情况日渐愈下。
所以这类身体不好的老人即使有空闲,也不建议帮子女带娃,强撑着帮子女带娃,不仅不会得到子女的感激,反而会让自己年老后陷入困境。
最怕的就是这种拎不清的父母,自己身体不好,还赶着去给子女带娃。导致孩子遭罪,老人也遭罪。
比如,一些老人腿脚不好,看孩子的时候追不上孩子,导致孩子跑太快摔倒,虽然儿子儿媳深知这事不怪老人,但是心中也难免会有隔阂。
对于父母而言,只有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不那么悲惨。
老人带娃也要和子女提前说清这2件事。
规定好彼此的职责范围老人来带娃,不代表年轻夫妇可以无所事事,有很多老人为了晚年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主动提出帮子女带娃。
老人愿意帮带娃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最怕的就是老人没有界限感,把孙子当儿子养,只要有关孩子的事,自己一股脑全包揽了。
这样下去几个月,只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结果就是:子女越来越懒,即使下班有空也只会窝在沙发里玩手机,根本不会管自己的孩子,没有一点为人父母的自觉和责任心而言。
第二种结果就是:老人带娃几个月后筋疲力尽,整天腰酸背痛却不敢对子女提意见,只能自己吞苦水。
年轻父母不帮忙,不懂得体谅父母,父母来带娃自然也撑不了多久。所以帮带娃的老人,一定要和子女划分好彼此要承担的责任,切忌越俎代庖。
基本支出要子女承担父母来带娃,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很多父母帮子女带娃后却并没有讨得儿女的欢心,有很多父母去带娃,反而会遭子女啃老。
一些子女让父母帮带娃,不仅不给父母一些生活费,甚至很多花销都要父母来贴补。家境富裕的父母在生活上补贴儿女也就算了。
对于家境不富裕的父母而言,基本上子女啃老的这些花销都要从自己的养老金中扣除。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 父母能给孩子买房买车基本上已经花光了一生的积蓄。
如果子女还惦记着父母的这些养老钱的话,只会让父母寒心,所以帮带娃产生的基本支出一定要由子女承担。
羊驼妈妈心里话:
父母帮带娃并不是义务,只是父母为了家庭和睦做出的一种牺牲,所以子女一定要心存感恩。
今日话题讨论:
在座的宝妈,你年老后会帮子女带娃吗?欢迎屏幕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