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团团
众所周知,今年我国养老金迎来了17连涨,并明确了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4.5%的方案。随着养老金上涨的消息确定,各省各地也开始筹备当地的养老金上涨细则。截至目前,已有北京、天津、上海、陕西等17地已公布调整方案。
作为中国最大的一线城市,上海是第一个公布养老金调整实施方案的城市,也是第一个补发到账的城市。2021年5月18日,上海市养老保险基金增额补放到账户,与往年相比,上海市养老金调整比例与本人养老金水平直接挂钩,不再与缴费年限挂钩,增长率由往年的2.3%提高到3%。
北京市养老金水平调整从5646元提高到5786元,如果月养老金在5786元及以下,每人每月养老金增加55元,月养老金在5786元以上增加20元。对于高龄老人的倾斜照顾增加的标准均下降5元,65岁以上老人基本养老金分别上调40元、50元、60元和70元。该地定额调整和按缴费年限调整没有变化
根据北京市养老金调整方案,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6月15日前发放到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6月底前发放。实际上,无论哪个地方,养老金调整计划都遵循三个调整原则,即: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
定额调整是指退休人员每月的退休金按照一定额度的标准增加,也称为“阳光普惠调整”。据了解,在已公布养老金调整计划的省份中,定额调整最高的是上海,调整金额为每月70元,最低的省份是江苏省,每月上调31元。
挂钩调整主要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原则,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与上一年度的养老金相挂钩,另一种是与缴纳养老金的年限相挂钩。之前各省在对养老金进行调整时,多按照阶梯式调整,不过今年一些地方发生了一些变化。
上面提到上海直接取消了依靠年限调整养老金,河南和河北则按同样的增幅进行调整。据了解,河南省缴纳10年养老金的人员每月增加15元,缴纳20年养老金的人员每月增加30元。大多数地方还是采取个人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双挂钩”的调整方案。
倾斜调整是国家对一些“特殊群体”的肯定。据悉,2021年的倾斜的人群主要包括高龄人群、军转干部人群和艰苦地区退休人员两类。各省对“高龄”的规定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年龄越高,可获得的养老金增长和补贴也就越高。
之所以会对高龄人群进行养老金倾斜,一方面是因为年纪大的人需要特别关照,可以帮助家庭和年轻人减轻压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退休时间早,那时的钱“值钱”,而如今随着货币贬值,高龄老人每月能够拿到的养老金不一定能满足他们的日常开销,因此对他们进行倾斜调整。
例如,河北省的调整方案是每个退休人员每月增加49元。对离退休人员,每满一年(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月增加1.32元(不足一年按一年计);在2020年12月,每月发放基本养老金的1.02%,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高龄老人倾斜照顾标准为20元、30元、40元,对于艰苦边远地区增加的标准分别降低了5元,增设了省外退休人员的区别。
一类人养老金无法上调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养老金上调方案针对的是2020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也就是说,2021年1月1日起退休的人员不在其中,这类人的养老金是不会上涨的,只能按照去年标准发放。
此外,从6月起,养老金资格在2020年没有得到认证的退休人员将暂停发放养老金。当然,暂停不等于停发,退休人员只需及时与当地社保机构取得联系,用手机扫描面部进行自助认证或友好帮助认证,重新认证后,暂停发放的正常养老金和养老金调整福利将重新发放到社保卡上。这是为了确保人健在,不存在死亡冒领养老金现象的发生,维护国家社保基金安全。
在已经发布的方案中,还有一点大体相同,那就是这些地区的养老金补发时间大体在6月底或7月初。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大多数退休人员除了高兴地迎接自己的养老金,还将收到一定的补发金额。现在我们还可以通过手机查询养老金是否涨了?涨了多少?
总的来说,随着老年人数量的逐渐增加,国家对老年人和离退休职工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相信随着养老金制度的不断完善,老年人可以得到越来越多的养老金。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不凡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