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詹钰叶
对于资金量有限、选股能力弱的投资者来说,购买指数基金无疑是买入一揽子优质股票的最便捷方式,门槛最低可至1元。股神巴菲特给普通人的投资建议也是持有指数基金,而不是所谓的股票、对冲基金等。
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基金总体平均收益率为2.04%,而指数型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2.26%,高于同业平均。指数基金是被动股票型基金,是以特定指数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此追踪标的指数的基金产品。这类产品有费用相对较低、业绩透明度较高、有效规避非系统性风险、受人为影响较小等诸多优点。交易基金的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交易成本和销售费用,而由于指数基金采取长期持有策略、换股频率低,基金持有人收益不容易被摊薄。
指数基金包括传统指数基金、ETF基金、ETF联接基金与指数增强基金。对比来看,ETF基金与ETF联接基金的费用往往是指数基金中最低的;跟踪误差方面,ETF最小,其次是ETF联接基金与传统指数基金,与标的指数偏离度较大的是增强指数型基金。值得一提的是,指数基金的参与门槛很低,在二级市场上买卖ETF基金,最小买入单位为1手(即100份基金份额),最小卖出单位为1份,场外交易ETF联接基金、传统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的最低申购门槛甚至可低至1元,投资者完全可以实现“闲钱投资”。
根据是否涵盖各行各业,可大致将指数基金分为宽基指数基金与行业/主题指数基金。前者不限制股票所属的行业,主要覆盖国内排名前列的企业,表现相对稳健;后者跟踪具体行业或某个主题,如半导体指数基金、白酒指数基金、科技指数基金等。
选指数基金的第一步是挑选标的指数,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指数之间没有明显优劣,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有基金人士建议用部分资金配置宽基中跟踪沪深300和中证500的基金产品,因为“这两个指数囊括了A股市上最大的300家企业,和500家第300名~800名的企业,有助于获得市场平均收益”。配置行业指数基金则有望取得超额收益,建议选择跟踪指数覆盖行业景气度较高的基金产品。
指数基金的买卖点判断也省心省力。由于指数估值代表指数成份股的整体市盈率估值,各个平台都能提供估值参考,投资者只需要在指数被低估的时候买入、高估的时候卖出就可以获得收益。业内人士提示,在选择指数基金时,流动性是很重要的因素,建议投资者优先选择大平台旗下规模大、流动性好、日均交易量较高的指数基金。
“持有指数基金的时长很重要,不管当前是牛市还是熊市,长期持有才能体现出指数基金的投资价值,因此这类品种也很适合养老型投资者。”该业内人士表示,在选择指数基金时,与新成立的相比,更建议投资者关注“老基金”。此外,指数基金过往业绩也能提供很好的参考,不建议投资者购入历史业绩相对较差的产品。
另外,如果投资者风格更为积极,想要获取比目标指数更高的收益,可以考虑增强型指数基金,基金经理会对这类产品进行微调,不会完全按照目标指数成分股来配置股票。
著名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如上证50、科创50、中证50、沪深300等指数编制都是采取优胜劣汰形式,被指数覆盖的的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就会被剔除,再纳入优质公司,相当于自动为投资者筛选好的企业,适合选股能力弱的投资者。“如果某个指数能满足强者恒强、此消彼长、优胜劣汰这三个趋势,投资者也可以考虑配置相关产品。”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