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不同矛盾。”世界上的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好与坏本身,也是相对的。因为这些相对性,许多看似简单的事情,往往会造成极为复杂的结果。随着事情的不断发展,主干周围会生出无数细小的分支,每一个分支的选择,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很多时候,人们都会喜欢为成功去找一个原因,并且通过复制找出来的原因,努力谋求自己的成功。
实际上,一个人能够成功,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能力和机遇缺一不可。与其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倒不如努力奋斗,通过最后的成功,让自己当初的选择,变成成功的选择。
在“丁克族”的潮流席卷而来的时候,部分人士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了成为丁克一族。现如今,随着时间流逝,第一批的“丁克族”已经走到了退休的人生阶段。
基本背景
“能生但选择不生育,并且主观上认为自己是丁克的夫妇或者个体,称之为丁克。”在生存压力逐渐增大、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为了能够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为了能够更好地投身于事业,实现自我的价值,部分人士在国外“潮流”的影响之下,成为了丁克一族。
丁克(Double Income No Kids)这一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由欧美国家传入中国的。
在当初,因为缺乏足够准确的数据和专业的研究,部分研究者对统计数据进行了错误的解读,只是单纯通过美国家庭当中无子女的情况,就推断1993年美国的6180万家庭当中,无子女的“3480万个家庭”都是丁克。
事实上,不生孩子并不表示是丁克,暂时不育和终身不育是有着明确区别的。1993年时,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当中,经济大萧条使得人们连生存都十分艰难,又何谈生育计划。
在全国上下都陷入到失业危机的困境当中时,即使原本决定要生育的家庭也会选择将生育计划推后。
事实上,除了生育计划延后的家庭之外,还有很多家庭会选择等到事业稳定后再生孩子。换言之,当下没有生孩子,很可能只会因为家庭双方才刚刚登记结婚、组建家庭。因此,仅仅根据无子女家庭的数量,就得出美国丁克家庭的数量,这一推断逻辑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在中国传媒业还不发达的时候,丁克思想就这样传入了许多人的脑海当中。在各大数据和讨论的影响之下,许多人选择了成为丁克家庭。
在这些人当中,有的是查阅了相关资料,做了充分了解,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的丁克,但还有的,则是单纯因为“潮流”影响,觉得“当了父母无法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而丁克是一种成熟的、流行的生活方式,而选择的丁克。
不同的选择情况,以及在选择之后,不同的人生发展,都势必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享受当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既然选择了丁克这条路,那么在养老问题上,就势必要做好提前打算,承担好一定的风险。
对于那些在做决定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计划,并且在之后的每一步都认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且未遭遇巨大的磨难的家庭,在晚年的时候,也依旧过得十分舒心。
生孩子不可避免的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重担,除了在生孩子当中,女性本身需要承担一定的生命风险、精神压力之外,在生完孩子之后,整个家庭的中心,会自然而然地慢慢转移到孩子的身上。不论是课内的教育辅导费用,还是课外的抚养培训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家庭内部都是巨大考验。
随着现在社会的前进步伐不断加快,人们花费在孩子上的精力与资源也越来越多。为了给孩子带来更好的生活,父母不得不在事业上更加努力,而一旦忙于事业,孩子在日常生活当中的照顾就会有所缺失。
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人士选择“全职照顾家庭”,但实际上,大部分人士并没有足够的能力能够养活一整个家庭。
那些为了家庭而放弃工作的人,其在家庭当中的付出并不能够为另一半所看到。而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另一半只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支撑整个家庭的整个未来。在意识到这点之后,部分人不会愿意承认这一事实,反而会将一切的错误都归咎到回归家庭的一方身上。
事实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婚姻双方共同承担才是减轻各自压力的良好途径。无论是选择成为丁克族,还是选择生育孩子,在日后都会遇到很多困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每次遇到困难就怀疑自己一次,更改一次自己的想法,那么只会越走越迷茫。
对于那些已经充分了解了内心想法,并且做出了相应丁克计划的家庭,在生活没有遭遇重大变故的情况下,到了退休之后,也依旧过得十分舒心,享受着活在当下的幸福生活。
后悔不已
“曾经立志要做丁克;但过了一定年龄之后后反悔了。”对于那些最终意识到自己还是希望有一个孩子,并且即使结束丁克的生活,生下孩子的家庭来说,生活并没有因为一小段的丁克生活而产生太大影响。
但对于那些一直坚持丁克,却到了晚年的时候突然后悔,希望能够再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来说,生活就此陷入困境。
事实上,虽然选择每时每刻都能做,但生孩子却并不是一项能够伴随人们终身的一项选择。对于女性来说,在“卵巢功能衰退,月经停止”,即进入绝经期之后,就基本不可能再生育了。
而对于男性来说,随着年纪的增大,精子质量也会不断下降,且因为男性生殖细胞细胞分裂次数一直在增加,因此“越来越多的基因突变”会随着一轮轮的细胞分裂而不断积累,换言之,“许多遗传病的发病率会随着父亲的年龄增长而增加。”
在21岁的时候,男性的每个精细胞已经进行了大约“300次细胞分裂”,而女性则只经历了“22次细胞分裂。”
因此,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随着年龄增大,生育困难度,以及生育所承担的风险都会大幅增加。在生育的选择和年龄挂钩的情况下,许多后悔的夫妻只能带着痛苦承担丁克所带来的结果。
那些最开始只是为了追赶所谓的“潮流”,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没有提前想好丁克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的人们,在晚年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因此而情绪低落,甚至因此而家庭破裂。
小结:
“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的一生当中,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选择,没有哪一条道路一定就是通往成功,或者说通往幸福的选择。丁克同样也是选择当中的一种。部分人将丁克作为信仰执行,这种强烈的想法,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会带来巨大反噬。
随着我国的第一批“丁克族”已经退休,这些家庭纷纷迎来了没有儿孙的晚年生活。有计划的家庭,在丁克之后,依然过得很好,享受着美好的轻松生活,但晚年才后悔的家庭却过得很糟糕,每天沉浸在悲伤之中,难以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