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鹏飞)昔日因所在区域居民大量外流导致医疗资源闲置的兴山人民医院,依托自身医疗条件优势,探索建立了医疗、养老、康复三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走出一条基层医院转型发展的新路。至5月中旬,在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来这家医院享受“医养康”服务的老年人仍由去年同期的30余人增到目前的70余人。 近几年来,由于受城市发展和棚改建设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兴山区居民人口数量有所减少,成为全市六区中人口最少的区,这也让兴山人民医院一度门前冷落,医疗资源闲置问题严重,医院发展十分困难。2019年,市卫生健康委下发文件,要求该医院开展“医养”服务,谋求新的发展之路。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立即深入研究相关国家政策和养老服务领域具体情况,结合自身实际,谋划发展新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医院在上级部门提出“医养”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医养康”养老服务模式,进一步丰富健全了原有模式设计,更加符合老年人实际需求。经过连年建设,在医、养、康三个方面均取得明显进展。“医”方面,他们派出各科室骨干赴哈医大二院等医院专项进修老年专科,提高医疗水平;与北京中国康复中心博爱医院建立了“科室同盟”,实行医疗资源共享,为院内患病老人提供专家远程会诊服务;与市人民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对方定期派专家来帮助诊治患者,开展学术讲座。“养”方面,请来我市知名心理医学专家每周来院内为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对有需求的老人给予心理干预,保证老人心理健康;同时,院内增设了心理科,及时解决老人心理问题。“康”方面,他们投资约300万元建立了设施齐全的康复治疗大厅,为脑中风后遗症等需要锻炼康复的老人提供良好条件。 目前,医院的“医养康”服务模式和服务水平已获得我市各界认可。2020年4月份,市民政局还与他们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市社会福利中心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医疗、康养等各项服务。
本文来源:鹤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