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定了!2021年“养老金调整”已完美收官,22-25年或将还继续涨
2021-07-09 16:36  浏览:651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就在2021年4月,人社部、财政部两大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正式确定了养老金的“17连涨”,并且给出了4.5%的调整“标准”。众所周知,截至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已经全面实行省级统筹,于是,各省纷纷公布各自的养老金调整方案。


5月12日,上海率先公布具体方案,成为首个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的地区。到6月28日,最后一个省份四川也公布了具体方案,自此,31省全部公布完毕,2021年的养老金调整工作已经“完美收官”了。


从各地的官方消息中,也能看到,各地养老金上涨的幅度也不小。




养老金已调整,22年还会继续涨吗?


例如江苏省无锡市,在“17连涨”后,养老金已经达到了人均3129元,平均每人增加了146元左右,涨幅约为4.91%;还有广西,上涨幅度也达到了2020年人均养老金水平的4.5%。


对于退休人员来讲,上调养老金是一大喜事,毕竟这可以有效保障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水平。而且到2021年,我国养老金已经连续17年上调从未间断了,这不禁让人猜测,按这个“规律”,2022年养老金是否还会“18连涨”呢?


其实养老金继续上涨还是有很大可能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为何养老金要“连连上涨”。《社会保险法》的条例对此有着明确规定:养老金需要按照工资水平、物价水平而进行适当调整。




大家都知道,物价这东西可以说是每年都在涨的,这是因为通货膨胀的存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通货膨胀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直存在,即便是通胀率不高,但时间一长,也会影响到钱的“价值”。


通俗点来说,就是钱会“贬值”的,到时候购买力就下降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二十年前的1000元养老金和今年的1000元养老金能一样吗?所以说,养老金也要跟着通货膨胀而“上涨”,这样才能确保退休老人的日常购买力。


正是因此,国家才会连年上涨养老金,所以2022年,养老金真的有望“18连涨”。当然,这不仅仅是一个“猜测”,这更是一个官方也给出的“答案”。




官方发文:未来4年半养老金或将继续上调


就在2021年6月末,人社部公开发布了2021至2025年间关于人社事业的规划,其中就明确表示,在此期间,将会结合多方因素,逐渐完善职工养老保险的调整机制,同时慢慢提高居民养老待遇,这也就意味着,养老金或将继续上调。


而且,不仅仅是2022年实现“18连涨”,未来的4年,养老保险的待遇可能还会一直提高下去,“21连涨”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对于养老金能够持续上涨的问题,不少人却提出了“质疑”。




不过,数据还显示,在此规划期间,我国又将有4500万老人退休,要知道,从七普数据来看,我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的数量就已经超过了2.6亿,届时老年人数量可能会超过3亿,那么社保体系足以“支撑”吗?


社保基金足以“支撑”上涨


其实这一点没什么好怀疑的,人社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养老、工伤、失业保险三项基金总收入达到了5.02亿元,年末结余还有6.13万亿元,结余比较“富足”。再加上各省养老基金的委托投资,也“到账”1.05万亿元。




可见,社保基金的结余还是比较“富足”的,而且未来的4年,每年社保基金都会有收入,所以说保障养老金的发放甚至上调,都是有“支撑”的。


而且,4500万的退休老人也只是一个预估的数字,在文件中明确表示,在此期间,还会稳步推进延迟退休,很有可能在2025年之前,我国已经正式实行延迟退休,届时社保基金的收入就会增加,同时退休老人数量也会减少。


这样一来,社保基金仍旧可以继续平稳运行。




结语:对于绝大多数退休老人来说,养老金就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甚至有部分老人只能依靠养老金过日子,这就体现了养老金的重要性,而国家设立养老金的意义也正是如此,让所有老人都能够“老有所依”。


虽说如今老龄化严重,但国家绝不会因为老年人过多,就减少老年人的“福利”,因此,接下来的每一年,养老金都有可能逐年上调,保障每位退休老人的晚年生活。你们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由财经先声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发布人:96a9****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