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拒接“夺命连环call”吗?如果遇到的是来自他们的电话,一定要接!
潜在受害者长时间占线,派警现场劝阻竟找不到人,市民随时可能被骗......近日,一场与骗子抢时间、争速度的预警劝阻“大戏”上演——
福建省厦门市反诈中心民警连续拨打60余通电话,发送20余条短信,最终成功“隔空打断”诈骗通话......“连环call”成功阻止市民上当受骗,为其避免100余万元的财产损失。
一起来看看警察蜀黍是如何化险为夷的吧。
警报拉响:市民与骗子通话3000多秒
“一159开头的号码正在长时间接听诈骗电话,通话时长达3149秒。”
9月2日10时39分,厦门市反诈骗中心接到预警提醒后,劝阻专员立即拨打提醒电话后,可反复拨打7次,对方仍处在通话中,无法接通。中心带班民警杨志霞立即协助研判出号码使用人信息及可能所在地,指派辖区派出所尽快到场见面劝阻。
可到了12时10分,派出所反馈到场找不到当事人,电话联系当事人也一直处于通话中。杨志霞当即指令中心驻点运营商对当事人进行切断通话。另一边,正准备去就餐的值班长陈龙丕也返回工作台,继续拨打当事人电话。
“必须不停地打,才能防止切断通话期间,诈骗分子又与事主联系上。”从12时25分到13时24分,陈龙丕又持续拨打了60余通电话,并发送20余条短信。直到当事人察觉到异常,主动停止与骗子的对话,并拨打了110报警,询问自己为什么接到了80多通110、96110来电和短信。
万全之策:通知银行紧急止付除风险
原来,当事人9月1日从厦门到昆明旅游,隔天上午便接到一个冒充厦门疾控中心的电话,对方表示要带其去隔离,后又说她的身份证被人冒用办理了一张号码卡涉及重大案件,并将电话转接到“公安局”让其配合调查。
在了解事情经过时,陈龙丕注意到,当事人已经与对方进行过屏幕共享,并操作银行账户,而账户内有100余万元的资金。也就是说,骗子已经掌握了当事人的银行卡号、密码,知道了当事人的余额,只要再获取验证码,这些钱就将被骗走了。
陈龙丕当机立断,让当事人联系银行立即对该账户进行挂失,同时中心止付民警何翔艺通知止付专员联系驻点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工作人员进行紧急止付。
直到13时41分,当事人的账户已成功进行保护性止付,解除了被盗刷的风险,民警终于松了口气。
3个小时后,反诈宣传民警再给当事人进行电话回访。在确定了当事人无资金损失后,陈龙丕电话中对当事人进行反诈骗宣传提醒,并建议当事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掌握更多反诈防骗知识。
“我一开始没有意识到是诈骗。真的很感谢你们一直提醒我。”当事人在回访电话里表示感谢。
警方提醒:110或96110的来电一定要接!
据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民警介绍,当事人遭遇的是近期多发的冒充公检法“升级版”骗术。
之前的骗术中,骗子以受害者名下的银行卡、电话、社保卡、医保卡等具有消费功能的工具被冒用,或受害者身份信息泄露,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之后冒充公检法等司法机关执法人员,要求受害者将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而近期骗局中,骗子利用近期疫情防控热点和民众配合防疫的意愿设计诈骗圈套,让部分民众一开始便信以为真。随后利用民众对于国家机关的信任和急于澄清事实的焦虑心理,诱导被骗人进行转账以“自证清白”。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群众,接到自称疾控中心、公检法等部门的来电,一定要仔细甄别对方的身份;如果在电话中出现“视频办案”“验证资金”等字眼,可以直接认定为是诈骗电话,请及时挂断电话,拨打96110进行咨询举报。此外,警方也希望广大市民群众,主动接听110或96110的来电,配合警方日常的预警劝阻工作,共同守护“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