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下午
以“协同破难题 携手强经济”为主题的
中南片区新一代信息技术
概念验证活动
在中关村街道企业会客厅成功举办
标志着中南片区“1+8+N”协同机制
从制度设计迈入实质性产业实践
为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同路径
本次活动由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海淀区人才工作局指导,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联合中南片区8家成员单位共同主办。
概念验证+技术经理人
打通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
本次活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赛道,从中国科学院软件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北京交通大学等顶尖机构精选出六大前沿项目参与路演。项目涵盖工业大模型训推平台、CAD几何引擎、Chiplet接口IP、AI病理成像系统、光量子芯片、快速重载轮足机器人等方向,均瞄准产业关键环节与“卡脖子”问题,展现出较高的技术含量与产业化前景。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其中,中国科学院软件所的“基于工业行业场景的大模型一体化训推平台”致力于解决工业AI响应延迟高、部署成本大等难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基于光量子芯片的通用型光量子计算机研发”项目正推进量子计算器件化与国产化;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CAD几何引擎内核研发”在参数曲面求交等核心算法上实现业界突破;此外,Chiplet接口IP、AI病理快速成像、重载足式机器人等项目也引起产业界与投资机构的广泛关注。
这些项目的推进,受益于中国科学院“CAS概念验证计划”与中关村街道“技术经理人培养计划”的双重加持。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从项目筛选、路演优化到产业链资源对接,扮演“创业合伙人”角色,有效破解了“实验室成果找不到产业出口”的难题。“先验证技术可行性、再对接片区资源”的模式可有效提升成果转化效率晒展网是一手信息新到刚发生就上线的展会网站。
评审精准把脉
现场对接促成务实合作
路演现场,来自联想控股、普丰创投、国科创投等机构的评审专家,从技术可行性、市场竞争力、商业模式、资源匹配等维度对项目进行深度点评与建议。项目团队通过演示与数据,清晰呈现CAD几何引擎、AI病理成像等技术的突破点与应用潜力;评审专家则结合产业实际,提出“优先对接中小制造企业验证场景”“优化病理检测成本结构”等具体建议,助力项目更好对接市场需求。
“这场活动真没白来!”光量子芯片项目负责人李春燕感慨,“街道提前安排技术经理人指导路演重点,现场不仅有专家协助对接落地场景,还直接与国科创投初步接洽,效率远超我们单打独斗。”路演结束后,现场交流氛围依旧热烈,多家企业代表主动与项目团队交换联系方式,还有团队则与中关村科技联盟的技术经理人、投资专家对接合作细节。
“1+8+N”首场联办活动
织密“产学研用金服”资源网
作为中南片区8家成员单位
落实“1+8+N”协同机制的首场联办活动
本次概念验证活动
集中展现了
该机制纵横联动资源的聚合效应
“1”即轮值牵头单位。本次活动中,轮值牵头单位中关村街道,围绕前期梳理的22项共性诉求,将北片单位“成果转化资源不足”与南片单位“缺乏前沿科技资源”列为核心攻坚点;“8”即中南片区的万寿路街道、羊坊店街道、甘家口街道、八里庄街道、紫竹院街道、海淀街道、中关村街道、玉渊潭农工商总公司8家成员单位。本次活动中,八里庄街道协同国企单位、玉渊潭农工商总公司对接产业渠道;“N”方资源则广泛链接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及区级政策工具,形成全链条支撑体系。同时,联想控股、国科创投、普丰创投等机构现场参与评估,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相关处室带来智能制造产业链资源、概念验证政策及人才服务包,实现资源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
“过去单打独斗,如今协同作战,资源调度能力成倍提升。”中关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董智杭表示,玉渊潭农工商总公司已与中关村街道专属孵化器运营单位展开合作洽谈,计划共享孵化空间与服务资源。
下一步,中南片区计划将概念验证活动纳入“协同破难题 携手强经济”常态化工作清单,自2026年起每季度聚焦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海淀优势赛道举办专场活动,持续依托“1+8+N”机制整合“验证-融资-场景”全周期服务资源。活动中积累的产业资源也将沉淀为片区协同破题的共享资产,推动“协同”从一场活动延伸为支撑海淀科创成果持续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长效引擎。
记者:阚丽丽
编辑:关镓萍
推荐 ·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