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与数位投资界精英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他们对于“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不同见解。在我看来,秉持长期主义的视角,良币思维无疑是引领我们行稳致远的明灯。回顾近代投资史,诸如巴菲特、芒格、张磊、李录等投资巨擘,无不极力推崇良币思维。李录先生更是明确指出,他从不涉足做空,因为一旦失败,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即便偶尔胜出,那种对胜利的渴望也会驱使你步入下一次的冒险,而做空本质上就是一种高杠杆的赌博,终将使人难以自拔。
此外,我还被司马公的一个论点深深吸引。世人多赞赏曹操“任人唯才”的用人哲学,认为只要有能力,即便在道德上有所瑕疵,也应予以重用。然而,当我们审视三国历史,不难发现,并非最先衰弱的蜀国(在刘备之子刘禅,即阿斗的统治下)最先灭亡。尽管当时三国鼎立,蜀国国力最为薄弱,但当我们深入思考,会发现灭亡蜀国的魏国,彼时已非曹氏天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曹魏先自行崩溃,而这正是曹操“任人唯才”策略留下的隐患。曹操去世后,他所重用的一些人因道德问题,在司马氏起兵时纷纷倒戈相向,加速了曹魏的覆灭。
因此,我坚信,坚持良币思维,秉持正直与诚信的原则,才是我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稳步前行的正确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