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咿呀学语到青春年少
从蹒跚学步到追梦远行
成长路上
有她便有家
妈妈给了我们
生命、陪伴和无私的爱
妈妈是孩子心中的“超人”
但是妈妈也需要保护
需要爱情、亲情和法律的保护
感恩妈妈
从守护每位妈妈的合法权益开始
不同阶段的妈妈们
查看专属“法律礼包”
用人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限制女职工晋职、晋级、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和职务,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妇女权益保障法》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妇女在享受福利待遇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妇女权益保障法》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
——《妇女权益保障法》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反家庭暴力法》
人民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后,应当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组织。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执行,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协助执行。
——《反家庭暴力法》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加强贫困妇女、老龄妇女、残疾妇女等困难妇女的权益保障,按照有关规定为其提供生活帮扶、就业创业支持等关爱服务。
——《妇女权益保障法》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等权利。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感恩不止今日
对她的爱岁岁年年
祝所有妈妈
幸福快乐 安康顺遂
致敬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妈妈!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编辑、整理/廖芸卿
审签/乔虹
监制/周志飞
◈推荐阅读◈
2023年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