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挖呀挖呀挖”爆火,这些部位千万别多挖!
2023-05-12 20:01  浏览:44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一 个 有 温 度 的 公 众 号

关注家庭 关心女性 关爱儿童

“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

种小小的种子 开小小的花”

最近

你有没有被这首儿歌洗脑呢?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

几个“一时挖一时爽”的动作↓

挖鼻孔 挖耳朵……

在此提醒您

生活中这些有害健康的动作

可不是随便想挖就能挖的

快来看看

01 常挖鼻孔

在小小的鼻孔里面挖呀挖呀挖

当心炎症找上门 赶紧制止它

提醒:挖鼻一时爽,细菌来“观光”

经常挖鼻孔的人

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体会

挖着挖着鼻孔出现疼痛

不能用手碰触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是鼻前庭炎找上了门


Q:为啥挖鼻孔会引起鼻前庭炎呢?


鼻孔内的皮肤经常受到机械摩擦的话,很容易受损,在鼻腔分泌物的刺激下,就会诱发鼻前庭炎。

典型的症状:鼻孔内皮肤干裂、疼痛,有红肿结疖(这个要医生检查才能发现)。

那么,除了鼻前庭炎,经常用手挖鼻孔,还有什么后果呢?

过敏性鼻炎:经常用手去挖鼻孔,会导致鼻毛脱落,外界不干净的空气直接刺激鼻黏膜,鼻部更容易出现瘙痒症状,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会加剧过敏性鼻炎。

鼻出血:经常用手挖鼻孔还容易引起鼻出血,因为鼻中隔区有着丰富的血管,是潜在的出血区,受到轻微的外伤就会引起出血。

02 常挖耳朵

在小小的耳朵里面挖呀挖呀挖

小心耳膜破损 后果很可怕

提醒:耳朵,不是你想掏就能掏

我们到底需不需要掏耳朵?

从医学上来说,绝大多数情况下掏耳朵是没有必要的。除非耳道被耳屎堵住了,导致了听力下降、耳痛,出现了这种情况要及时找医生处理。

一般来说,想清洁耳朵用湿毛巾擦擦外耳道就可以了。如果耳屎分泌过于旺盛,这种情况可2~3周清理一次。


▲棉签会把耳屎推向鼓膜

耵聍虽然有点影响美观,但对人体是有用的。

一是抗菌:耵聍含有丰富的脂肪酸,能在耳道皮肤表面筑起一层酸性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下,可起到轻度抗菌作用,保护外耳道免受感染;

二是保温、保湿:耵聍可帮助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不让耳道内的皮肤过于干燥;

三是防异物入侵:耳道皮肤的细毛被耵聍中的油脂滋润,可阻挡外界灰尘、防止异物和小昆虫侵犯鼓膜;

四是防噪:耵聍的存在客观上缓冲了传入耳中的声波,避免耳膜被噪声或剧烈的声响所震伤。

03 过度剪指甲

在小小的指甲里面挖呀挖呀挖

伤不起的甲沟炎 惹来大麻烦

提醒:有一种痛叫十指连心痛,不要小瞧甲沟炎

过度修甲、撕咬倒刺、啃手指等行为都可能造成甲沟处微小创伤,细菌侵入从而导致局部感染。


甲沟炎分急性和慢性。

急性甲沟炎:应尽快采取有效治疗,防止出现甲床损伤。可先用抗生素治疗,若效果不佳则宜将病甲拔去,当感染浅表且局限时,可进行切开引流。

慢性甲沟炎:为真菌感染所致,多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治疗时可局部外用抗真菌制剂,效果不好时需配合口服抗真菌药物。应避免接触水、刺激物、过敏原并避免外伤。

修剪指甲时要先中间后两边,这样容易掌控长度。不能剪得太深、太短,让指甲尖露出一点小条白边。修剪指甲有个“最安全”的形状:最好剪成方形,前端是一条直线,而非圆弧状。

尤其要注意在剪脚指甲时不能太深,不要向甲沟内修,多留一些在外面,才能避免甲沟炎。

你在自己的“小小花园”里

“挖呀挖呀挖”了吗?

日常生活中

一定要学会

保护好身体的每个部位哦!

一起播种健康的种子

身体才能顶呱呱~

来源:北京健康教育

整理编辑:顺义区妇联宣传部

2023年5月12日

您看此文已用时· ,转发只需1秒呦~


发布人:fe46****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