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愿望上路(此文写于2013-1-25)
只凭一个简单的信号
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
向没有被污染的远方
出发
心也许很小很小
世界却很大很大
——题记
窗外,白雪皑皑,一片清凉。
我思绪万千,这年,几许感慨,几多遗憾。
缘起
读了朱永新老师写给新教育同仁们的《向没被污染的远方重新出发》,心灵如洗,清清静静的。
于是顺着朱老师的文字,开始追溯自心。
“我们要回顾内心,回到自身。当我们回到心的原点,那里是距离成年已经遥远的远方,那里是童心从未被污染过的圣地。在那里,梦想的种子不断悄然落地,始终欢喜成长,最终结出的果实,叫理想。”
2009年4月,我与同事们满怀欣喜去参加宝应新教育实验开放周。
马玲老师的《黄书包》推进课、陈美丽老师的晨诵“落花课程”、干国祥老师的语文研课《月光启蒙》、魏智渊老师的教师专业发展讲座……
新教育开放周展现给我的一切,是那么纯净美丽,教育居然可以做得如此浪漫美好!正如我的信仰,至真至纯至善至美……
从那时起,新教育梦想的种子就悄然播种在我的心里。我要皈依新教育,让教育回归纯洁自然美好,向那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发。
一.网师—— 一场艰苦的修行
(一)初遇的擦肩而过
2009年5月——2010年底,我怀揣梦想上路,加入网师。
但因工作极其繁忙,身体不适,浅尝辄止, 因未及时上交作业,失去继续学习的资格。
(二)沉潜学习的痛与快乐
2012年上半年
2011年11月25日,重新申请加入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
“虽同样身处浮躁的时代,但不肯放弃早已被许多人弃如敝屣的理想,而是始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勇于承担身为教师的责任,在自己或者希望在自己的教室里,守护着最初的纯真愿望……”
这些文字深深敲打着我的心。曾经的教师生涯,似乎有些混沌。
而今,新教育正一点点唤醒我心的种子,我愿意为此付出,担负起作为教师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让自己教育生命趋向完整美好,让我未来的学生,都因与我的相遇,而感到幸福。
2011年末,我申报了深度语文研课。因对课程的陌生,以及个人业余时间紧张,无法独立完成作业,只好旁听。
暗下决心,寒假之后,定要做好语文研课的预习,以保证下学期顺利的完成学业。
2012年初,学校放寒假了。很久未回家的我,没有回家,独自留在教师公寓里。
平日工作纷繁复杂,很少有空闲读书,此时的我多么想一个人静静地读书啊!
多年来,我的课堂教学一直处于一种模式化状态。
课前通读一两遍教材,对文本的内容、形式有初步的感悟,然后读一两遍参考书,把握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把教学重难点在教材上简单批注,理清教学思路,然后完成PPT,这样基本OK了。
工作的忙忙碌碌,加上拥有了一套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处在了“瓶颈”状态。
干国祥老师在《构筑理想课堂》中写道: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为什么更多的时候,旨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却显得比任何其他人类活动都更死气沉沉?课堂教学的技艺究竟是否存在?如何获得?”
干老师书中的话敲打着我的灵魂,我坠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是继续沿用自己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固步自封的状态中走下去?还是打破原有模式,探索学习新教育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追求高效个性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该如何选择?没有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和无法判断!
我开始了语文构筑理想课堂的学习。
白天我闭门研读《构筑理想课堂》的理论和干老师的课例,在重点处勾画并做批注,同时根据自己前有的知识经验理解和反思书中所讲内容。晚上在理想课堂研课群里随着主持人的引领梳理核心知识、探究质疑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因为晚上持续地深度思考,大脑处于极兴奋的状态,接连几天都失眠,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滋味很难受,但沉浸下来阅读思考、探求习得的艰难过程又让我倍感沉静充实。
这种感觉,非常像前些年我参加禅修的感觉,坚持、忍耐、痛苦、快乐!
《构筑理想课堂》的预习让我认清了将来课堂修炼的目标——放弃漫步,练习舞步,用新教育的有效框架来束缚自己规范自己,以期达到新教育的自由之境。
虽然,现在的我是这样愚钝地前行着,如蜗牛般缓慢,但我也期待着,通过理想课堂的学习,未来的日子渐渐使自己的语文课生动活泼起来,复活知识,点燃学生和作为教师的我的生命。
《构筑理想课堂》、《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陪我2012年初那个寒假。
新学期开始,工作繁忙之极,我担任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以及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
因为是私立国际学校,对老师的要求更严苛一些,从早上7:30上早读到晚上22:00,全天我几乎没有一点空闲,幸好我在寒假做了比较全面的预习,不然是无暇顾及网师的课程的。
周一到周五都在忙工作,只好把学习和完成网师作业放在每个周末。
语文研课的框架看似简单,但真正实践理想课堂的框架对我来说真是一种“摧残”啊!
2012年上半年,我分别上交了第一、三、四、八次语文研课的预习作业:
1 第一次作业《荷花》:上交框架及课件,框架共计2800多字。
2 第三次作业《寓言两则》:上交框架及课件,框架共计2900多字。
3 第四次作业《惊弓之鸟》:上交框架及课件,框架共计5100多字。
4 第八次作业《月球之谜》:上交框架及课件,框架共计4200多字。
从文本的解读到三类学习目标的确定,从预习作业到教学板块的设计,我总是如坠雾中,不知如何让思路更清晰。
每次作业,一般都会用两天左右的时间,完成作业后身体上的反应很强烈:头痛、眼花、恶心。
持续的脑力工作,会导致头痛,头痛,似乎一直折磨着我。但心理却是满足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啊。
因为做作业的困难,我也借鉴了车行天下老师的榜样作业,感慨车行天下老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以及精细,预习作业以及教学板块的合宜。
通过每次语文研课的授课,我也深刻反思自己设计的框架每个板块的问题所在。
跌跌撞撞走过一个学期,对理想课堂渐渐有了粗浅的认识和体验,但因自身解读文本能力浅薄,不能很好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让我感觉很自卑。
虽然几次学习的成绩欠佳,但彼时,最终成绩对于我来说,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沉潜下来学习与实践所得的那份收获。
同学期,为了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我也申报了“文本解读与设计”课程,但因为身体屡屡不适,中途申请休学放弃了。
因工作的劳累以及我体质本身弱,本学期身体频频亮红灯,心脏常有心慌心悸的现象,脑血管两条基底动脉流速偏高,因为课时太多导致慢性咽炎,每天嗓子都处于沙哑红肿状态,早晨与晚上嗓子痛得常常不能说话了……
体质的柔弱也影响了我的工作和学习,我多么羡慕体质强健的人啊!
(今天,我整理这份旧文时,才发现,头痛以及体质柔弱之苦,一直都在折磨着我啊!)
2012年下半年
申报了《人间词话》和语文研课两门课程,但身体仍常常不适,头痛和心悸的状况常常发生,头痛起来必须吃吃止痛药才能得到缓解。
而每到周末,总是累得需要休息,没有精力再投入到学习中。
这个学期只上交了一次语文研课的作业,成绩为不合格;上交了一次《人间词话》的预习作业,现在放寒假了,我要抓紧时间完成《人间词话》最后的过关作业。不想被网师淘汰,我内心充满着学习的渴望!我希望在自己的教室里,守护着最初的纯真的教育理想和愿望,过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
2013年初
2013年1月24日申报了文本解读与设计课程并加入此群,前些天购买了《金庸全集》,也准备好了本学科需要预习的必读书,希望通过这个寒假做好预习。
二.儿童阅读课程—— 追寻那份浪漫而美好
2012年上半年
在2012年初的寒假,我不仅做好了语文研课的预习工作,而且对本学期要进行的儿童晨诵课程进行了全面的设计。
邂逅晨诵,便禁不住地喜欢上它,欲罢不能。沈从文说:“于清晨极静之时,听到鸟鸣,令人不敢堕落。”马玲老师写到:“晨诵,是生命的吟歌,是一次次用诗歌来填充我们可能会虚度的生命,是用一首首诗歌开启每天的黎明。”我愿与孩子们共同穿越一首首诗歌,让那份纯净与美好润泽我们的心灵,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为了做好晨诵课程,我反复阅读金子美铃的《向着明亮那方》并写下了5000多字的解读,同时,认真细致阅读了毛虫与蝴蝶群对金子美铃诗歌研讨,读了毛虫与蝴蝶论坛所有精品晨诵课例。对于第二天要上的晨诵课,我都会在前一天晚上反复朗读,揣摩诗歌要表达的内涵以及朗诵的感觉。有时,对于难以把握的诗歌,我会约同事一起解读理解,朗读训练。
新学期伊始,我便带领学生进行儿童诗晨诵,从金波的《花朵开放的声音》到金子美铃的《向着明亮那方》,一首首诗伴我们走过一个个清新的生命之晨。
《向着明亮那方》这首诗成为开启上学期的第一首童诗,因为这是一首有着别样意义的童诗。诗中描写的小草、飞虫、孩子,这些大自然中微小而纯真的事物,充满积极向上的生命活力和顽强的精神,这也正契合孩子当下的生命,它能持续地为我们的生命注入力量,所以这首诗也入选为我们的班级主题诗。而我们在诵读的时候,也将诗歌进行了微妙的改动,在诗歌结尾处加入“二(3)班的孩子们啊”,这首诗因此也成为属于我们自己的诗。我们通过声音、感受、行动,一点点穿越它,呼唤它,吻醒它,诗歌渐渐活起来了。
之后我们开始踏上金波爷爷《花朵开放的声音》春之旅。
《山》《花朵开放的声音》《晨光》《大树和叶子》《春风》《春雨》……
每天清晨,我们相约于互相问候的那一刻。风吹过的日子,我们读“风里有花香,风里有鸟鸣,风里有歌声。我张开手掌,风是自由的精灵。风从我的指尖滑过”。
在小花园的浓荫绿树之下,读“想变成一棵树,拥有无数的叶子,微风里沙沙作响,讲述着绿色的故事。”窗台上鲜花开放的季节,读“一朵花是一个家,舒适而美丽……”
而诗也常常稍作改动变成我们自己的诗“小种子班,我的家,舒适而美丽。永远飘散着一种香味,那是诗歌的芬芳。小种子班我的家,这个家,很富有。”伴着诗歌,在春渐去渐远之时,我将诵读过的诗歌整合为“春花,春风,春雨,春梦”四个主题,进行春之旅课程总结诗会,学校也邀请了所有的教师到我们班观摩我们的春课程诗会。
诗句就这样透过声音,抵达至每一个心灵的深处,在那里如朵朵春花,轻轻地在每个生命的枝头绽放;如滴滴甘露,静静地润泽着你生命最柔软的那部分。我们一起朴实、真挚地将一个个词、一句句诗编织进孩子的灵魂。我们将渐渐拥有一颗博爱敏感的心灵——感动于那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感动于那声声鸟鸣,丝丝风雨。
在一个个特别的日子,我又将特别的诗送给他们。去生态园采摘之前,我们诵《明天要远足》,母亲节我们读《妈妈,我只能是一个小孩子吗?》。孩子过生日时,我又将特别属于那个孩子生命特质的诗送给它。
一个孩子向前走去,
他看到什么东西,
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成了他的一部分
……
很喜欢马玲老师的这段话:一首又一首诗歌,就是孩子们向前走去的时候,未来,金子美铃,斯蒂文森,谢尔希尔福斯坦,狄金森,泰戈尔,在农历的天空下之唐诗宋词,一首首诗词将继续伴我们开启生命的每一个黎明,这就是那种在路边的紫丁香,高大的橡树、幽香的兰花、热烈的向日葵……
在生命的黎明,让这些或清新明亮、或睿智深刻,充满灵性的诗歌,随着晨诵,自然而然地进入孩子的心,不为记忆,更不是表演,他朴素而宁静,渐渐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的歌吟,万物的歌吟……
每周我会选择一两首晨诵诗让孩子们进行写绘,对于适当的诗歌会让孩子们做改写。
一个学期过去以后,看着写绘本上孩子们改写那一首首童真的诗歌以及充满童趣的配画,我感觉,诗歌在我和孩子们心中活泼泼的,那么生动润泽。
在整本书共读方面,因为学校的特殊性质,实在抽不出每天固定1小时的共读时间,只好利用活动课结束后的半个小时带领孩子们共读。
因为我患了慢性咽炎,不可能为孩子们朗读故事,只好利用金苗网让孩子们共同听故事。这个学期我们共读了《木偶奇遇记》《三毛流浪记》《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小猪唏哩呼噜》等书。但因为我们进行班级共读时间有限,我未来及带学生导读及共读推进课和主题探讨课,只是让孩子们听读了一两遍,虽然书中深刻的主题没有深入到孩子们的心中,但相信孩子们都或多或少,精神因书籍而舒展,心灵因书籍更加丰盈。
2012下半年
这半年身体不适,儿童课程坚持得不够好。心中留下诸多遗憾,希望寒假好好调养身体,下学期恢复晨诵和整本书共读。
三.班级管理—— 小种子银行管理系统
2012年上半年
受全美最佳教师雷夫老师和新教育榜样教师常丽华老师的启迪,我在原“经济学的天空”的模式下修改制定了我们班的“银行管理系统”,这套班级银行系统是更适合我们小种子班级特色的。
从班级责任认领到个人岗位考核通过,从收支表格设计到银行记录员的试用,从班币的设计到印刷,试运行了三周,第四周,在孩子的期盼中我们班级银行正式开张了。
首先,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申请一份班级责任作为自己的工作。
例如:黑板美容师、地面清洁师、窗台美容师、小小警察、银行职员等。
当然,根据孩子的性格与能力特征,我会帮孩子选择最适合他们的职位。工资为周薪制,每种工作周薪为150元左右。除此之外,根据每个人劳作的努力程度以及枫叶小学生一日常规与班级管理制度,还设有各种奖金和罚金。下图为我们班的班币。(略)
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自己的班级责任,我为每个孩子拍照并设计岗位名片,把孩子们的岗位照片贴在班级后面书包柜的柜门上。这套管理方案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班级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他们乐于为班级做贡献,积极上进、乐学好学。反思这套管理方案,也有它的负面作用,有的孩子偷偷拿走别人的“钱包”,有的孩子因为表现不好,得不到班币便自暴自弃等……
2012年下半年
孩子们上了三年级以后,比以前思想成熟了,自我意识更加增强,班级中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例如出现非常自我脾气暴躁的孩子,他们心中容不下他人,希望一切自我为中心;比如女孩子出现小团体意识等等。
2012年下半年,因没有开展晨诵诗和共读,班级中出现一些不美好的事物,纪律问题也增多起来。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想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案。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与实践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四.反思过去,展望未来(此处隐藏)
2012,有艰苦卓绝与浪漫美好,也有遗憾和期待。
2013的每一天,是新新的,充满希望的。
如诗中所说:“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发,心也许很小很小,世界却很大很大。”
2013,继续带着愿望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