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温暖整个冬天!这份感动叫“老师” | “微感动”冬日特辑
2022-12-10 20:20  浏览:140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022中国教师“微感动”案例征集活动

启动以来

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封来稿

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

老师们的故事感人至深

他们提灯引路

育梦生光

他们是新时代的大先生

也带给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微感 动

感谢这些老师

将日常的星光汇聚

成就千万的不平凡

“先有父母心,才能做好教书人。”

12月的河南周口,

气温突降。

河南省淮阳中学的高三班主任

彭群浩老师

发现教室门一打开,

前排学生就感到很冷。

趁着学生们放学,

他找好纸板,

为前排的孩子立起了挡风墙。

在彭群浩眼里

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彭老师说,先有父母心,

才能做好教书人。

彭老师说,有“老班”在,

就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们受冻。

彭老师说,陪伴是最有力的支持。

他是这么说的,

也是这么做的。

学生们心中的彭老师是

一位不折不扣的“暖男老班”。

为给同学们减压,

彭群浩开起了“班级小超市”

供孩子们免费逛。

彭老师 每天都坚持听课4节以上,

无论午休还是晚自习,

他总陪在学生身边保驾护航。


彭群浩的学生说:

“和‘老班’在一起,

总能感受到他对未来的激情

和追逐理想的活力。”

“生活和学习其实都是美好的。”

近期,一位老师让学生暂停早自习、

去窗边看朝霞的新闻 上 了热搜。

视频的拍摄者是

安徽淮南凤台县精忠中学

初三年级 的 方老师。

12月1日清晨

方老师发现窗外的朝霞很美,

他让努力背书的学生们稍微休息一下,

去窗边看看天空。

“其实就是想告诉孩子们,

生活和学习其实都是美好的。”

这是方老师任教的第八年,

他说:“学生们很可爱,

从他们身上看到了青春的样子。”

谈及用视频记录学生日常生活的初衷,

方老师说:“这是孩子们青春的记录,

我希望 若干年以后,

他们可以通过视频 去回忆

这段简单而又充实的学生时代。”

“月经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礼物。”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云帆小学

506班的 班主任陈露

最近为女生们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议。

“月经是每个女孩子都会经历的,

是青春期的标志。

万一遇到特殊情况,

孩子们不要慌,

老师们为大家准备了应急用品,

大家可以自取。”


云帆小学在校园的许多角落

为女生们准备了应急用品——

在五六年级的女生卫生间

设有“青春暖心盒”,

里面放有卫生巾;

在老师们的办公室里,

有为女同学准备的暖宝宝和红糖条;

在校医室,

有棉质内裤和针对不同身高女生

准备的不同尺码的校服。


“很多女生起初来月经 会觉得不好意思,

归根结底就在于孩子还是没能坦然接纳。”

陈老师说。

“月经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礼物。”

为了从内心深处解决女同学的隐忧,

学校在女厕所贴上宣传语。


“月经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

大家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在“秘密”会议上,

陈老师为女生们讲解了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针对青春期的生活方式提出指导,

引导女孩们不要因为身体的变化而不好意思,

要以平常心去接纳它。




“留给孩子一份记录童年成长的有趣礼物。”

在学期即将结束时,

广东省佛山市惠景小学的

林幸谊老师

为全班50个孩子都录制了评语录音,

再配上文字发到每位家长的微信,

让孩子们可以一边听、一边读

林老师给他们的专属鼓励。


这不是孩子们第一次收到

林老师走心的“音频礼物”了。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林老师经常制作时长三到五分钟的

趣味语文知识性短音频。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大,

林老师选择以童谣、儿歌、睡前故事为内容,

并尝试收录课堂中孩子的发言、朗诵和欢笑……


录音、制作、合成,

再加上文稿的复盘、配乐的精挑细选,

往往一次制作就需要一两小时,

但林老师从不觉得这是额外的负担。

“这个既是我的兴趣,

也是留给孩子一份

记录童年成长的有趣礼物。”

“天下雪了,我还是要出来的。”

“天下雪了,我还是要出来的。”

近日,浙江杭州

一条91岁退休教师冒雪拾荒的 视频

登上了热搜。


这位老人名叫王坤森

曾在浙江医科大学(现浙大医学院)

从事国防教育工作。

一次偶然,

王坤森在报纸上看到了

“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的照片。

他一下子就被那双求知若渴的大眼睛击中,

童年生活困苦却渴望读书的经历

让王坤森感同身受。


2012年,

年过八旬的他决定拾荒助学。

11年来,他坚持每晚出来拾荒,

用所得数万元收入

先后资助了7名学生。


令王坤森感到欣慰的是

他资助的大学生学业有成,

也开始回馈社会。

最早资助的大学生玲玲

给王坤森寄来了毕业照报喜——

毕业后,

她选择成为一所乡村小学的教师。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变得更加自信!”


近日,山西临 汾的刘老师

用小纸条的方式悄悄表扬了

班上一名进步的学生。

男孩收到刘老师的表扬纸条后,

眼神瞬间被点亮了。

有网友评论说:

“老师,你好像会发光!”

据刘老师介绍,

这个男孩平时比较调皮,

最近这段时间有所进步,

为了鼓励他,

刘老师写了一张小纸条偷偷送给学生。

自从男孩收到纸条后,

上课更加认真积极,

用行动回应了老师的鼓励。

“不只小孩子需要鼓励,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

刘老师说会继续下去,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变得更加自信。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老师们日常教学生活中

星星点点的温暖与感动

值得珍惜

值得歌颂

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

中国教育报主办的

2022中国教师“微感动”案例征集活动

诚邀您分享2022温暖瞬间

岁末我们共同珍藏

这份名叫“老师 ”的感动

⬇️点击下方图片 了解活动详情⬇️

征集内容

本次征集活动聚焦教师微小的感人故事、瞬间或话语,以小见大,反映各级各类学校优秀教师群体或个人的温暖瞬间、感人故事。要求内容真实、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创意新颖、感染力强。征集内容的体裁为文字稿件、照片与短视频。

我们希望听您讲讲——

校园日常中的师生故事

教学相长中的温暖瞬间

紧要关头的勇敢与坚毅

三尺讲台上的博学与幽默

疫情防控期间,老师暖暖的关怀与细心叮嘱

助力乡村振兴,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支教教师点亮盏盏明灯

党员教师冲锋在前,用行动诠释党旗下的风采

一个肯定的手势

一个鼓励的眼神

都诠释着中国教师的担当

投稿要求

1. 征集作品体裁为文字稿件、照片和短视频。

2.单位或个人报送均可(报送单位名称需与单位公章一致)。需简要说明文字稿件、照片与短视频中所反映的故事发生时间、地点,并注明作者姓名、单位、手机号码等有效联系方式。

3. 文字稿件:要求未经刊发,行文流畅,可读性强,无事实性错误。字数不受限制,可附图片进行辅助说明。需以Word文档格式投递。

4. 照片作品:拍摄设备不限,彩色数码照片,2M以上,JPEG格式,单幅、组照均可,请附照片说明(注明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可使用软件在不改变作品原貌的情况下做必要的后期处理。电脑创意和改变原始稿件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合成等手法改变作品原貌)不予参加。

5. 短视频作品:拍摄设备不限,手机、相机、摄像机等均可。成片作品时长3分钟以内,横屏竖屏均可。视频格式尽量为高清格式1080P,文件格式MP4。

6. 照片与视频拍摄过程和内容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7. 参加征集活动的作品报送者必须对作品享有完整版权。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不得含有任何商业元素。作品如侵权,主办方将取消其参加活动资格,涉及法律责任由作品报送者承担。所提交的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主办方享有使用权、修改权和传播权。

投稿方式

方式一

1. 用户自行建立百度云链接,将作品上传至百度云。文件夹以“××省(区、市)+报送单位名称(或个人)+文字稿件/照片/短视频+作品名称”命名,网盘链接地址需设置为永久有效链接。

2. 邮件正文为网盘链接地址、作品简要说明(故事发生时间、地点、情节等)、作者有效联系方式(姓名、单位、手机号码等)。

3. 发送至邮箱:zgjswgd@163.com(请勿将文字稿件、照片和短视频直接作为附件发送)。

方式二

即日起入选内容将通过@中国教育报与@中国教育报好老师全媒体平台展示。


致敬

平凡而伟大的中国教师

作者 | 任赫

责任编辑|任赫



发布人:a0fe****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