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保障母婴室专属便利
余明辉(职员)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位宝妈在上海市某超市母婴室喂奶换尿布时,遇到两名男子停留且拒绝回避。其向工作人员求助,被答复无权强制两名男子离开。对此,该宝妈发帖呼吁优化母婴室管理。之后,该超市致歉,称门店将加强母婴室管理,增派专人巡视,增设“育儿专用”标识及指引,强化员工监管意识,保障母婴室专属便利。
母婴室虽小,却关乎母婴群体的切身利益。让母婴室真正好用、方便用,一方面,要完善标识和指引体系建设,推动标识规范化、标准化,通过搭建掌上母婴服务平台等方式,让宝妈们轻松找到母婴室。另一方面,要加强日常规范管理,完善管理细则,明确管理者和服务人员责任,将服务纳入考核和评级体系等。
同时,要推动落实母婴室建设规范,将母婴设施建设和文明管理纳入相关发展规划,完善服务配套,对不符合要求的母婴室限期整改。建议形成公众参与及反馈机制,加强母婴群体需求调研,建立多样化意见反馈渠道,从而及时解决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只有做好母婴室日常管理,提高母婴室的可及性、便利性、舒适化水平,才能将生育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发展肌理,让宝妈们感受到更多温暖与关怀。
培育对母婴群体的共情意识
木须虫(公职人员)
母婴室本是哺乳期妇女和婴幼儿的“避风港”,却常因少数人占用沦为尴尬之地。这既暴露出管理环节的漏洞,也折射出个别人公共文明意识的缺失。让母婴室回归“专属”,需培育更广泛人群对母婴群体的共情意识。
个别人占用母婴室,本质上是对他人需求的漠视。有人将哺乳椅视为普通座位随意使用;有人将母婴室当作临时休息室,甚至认为“偶尔占用无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和行为,不仅暴露了文明素养的缺失,更破坏了公共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对此,媒体可曝光典型案例,相关部门更可将屡教不改者纳入不文明行为黑名单,与信用惩戒机制挂钩。
母婴室的专用属性映射着社会的温度与文明的高度,传递出对母婴群体的关怀。确保母婴室回归“专属”,不仅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必答题,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修课。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编辑: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