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正设计杯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期间,我们邀请到了两位评委老师进行采访,她们都与石大有着不解之缘。
2012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办第六届化工设计竞赛,当时两位老师作为参赛学生参与了比赛;而第十七届大赛中,她们以评委老师的身份再次来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再次来到全国总决赛。
天津大学 项文雨老师
Q
老师,您从一个参赛学生转变为评委老师,您对这种身份转换有何感受?
我的身份转换过程可能比较复杂,但是很自然,从质疑评委,到理解评委,最后成为评委。从学生角度出发,或多或少都会认为评委老师有些地方不应该扣分;而当自己成为了评分的老师,从评分角度出发,就会发现这100分为什么要这样分配。
作为评委老师,我也想更完善这个比赛,我也和一些老师进行交流,无论是从选题角度出发还是评分角度,我希望同学们在准备比赛时,更关注于可以学到多少正确的知识,而不是为了迎合评分细则去做一些不适合自己工艺的无效创新。
Q
老师,您认为这个比赛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在哪里?
化工设计竞赛是特别具象的比赛,它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过的知识到底应该做什么的,让学生真真实实的设计一个化工厂,才会意识到自己学到的知道价值在哪里。这项比赛也肯定了我们化工这个学科在社会的意义,对于学生,对于社会的帮助都是很大的。
Q
两次来到石油大学,有什么感受呢?
第一次来是作为参赛学生,感觉很紧张。这次来同样也很紧张,但也感受到学校校园很大,设施很完善;另外学校南门出门就是大海,这是我很羡慕的一个地方。来到山东,来到青岛,来到石油大学,也感受到了山东的热情好客。
内蒙古工业大学 李媖老师
Q
老师,您从一个参赛学生转变为评委老师,您对这种身份转换有何感受?
首先我感受到这个比赛的发展是越来越完善。当我换了一个身份来到这里其实也是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次来参加比赛时我就认识到了更多更优秀的同学,意识到了自己仍需要不到提升自我。而这次比赛,我从老师的角度,又学到了很多知识,希望自己能把这部分作为指导老师,再传授给我的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提高。
Q
您认为这个比赛对于学生而言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个,这是把我们专业基础知识整合的一个比赛。可能你以本科生的身份参加的时候,我们会参考以前的作品,好像有些有些理解的不深入,但是我们可以照模子做一个东西出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把自己的基础知识整理起来。另一个,我觉得提高的更多的是在准备比赛过程中和老师的沟通的能力,自己去搜索学习新的知识,一种学习的能力,以及在最后制作PPT和答辩时的表达,在未来都是一些很重要的能力。当然,参加比赛,我也会接触到更多优秀的队伍,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东西。
Q
如果要给以后参加比赛的同学提出建议或是希望,您会提出哪些呢?
我希望以后参赛的同学,能够勇于挑战自己,不要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足或是遇到一些难以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而限制自己。要学会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会锻炼出许多能力,即便是最后未能获奖,在过程中也会有非常多的收获。
Q
再次来到石油大学,您有哪些感受呢?
第一次来,因为我要作为一个参赛学生来参加比赛,我很紧张,但记着志愿者很热情,就是我当时唯一有的想法,我记得当时校园里就站满了志愿者,从学校门口到比赛的赛场,包括餐厅内都是站满了志愿者。而这次来感受到学校的氛围也是很好的,虽然现在正值暑假期间,仍有许多同学在校内进行实验等等。
我与石油大学是很有缘分的,以学生身份进入全国总决赛时,是中石油华东;十多年后,以评委身份第一次来到全国总决赛,还是在这里,感觉到惊喜,又感慨时光飞逝。希望同学要积极参加这样的比赛,走出课本与自己的校园,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交流,这是帮助自己全方位快速成长与机会的特别好的机会。
采访:张轩豪
文字:受访者提供
编辑:张轩豪
责任编辑:刘宸辰
审核:魏孟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