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化工设计竞赛|特别采访——与石大的不解之缘
2023-08-23 16:06  浏览:63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023年天正设计杯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期间,我们邀请到了两位评委老师进行采访,她们都与石大有着不解之缘。

2012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办第六届化工设计竞赛,当时两位老师作为参赛学生参与了比赛;而第十七届大赛中,她们以评委老师的身份再次来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再次来到全国总决赛。

天津大学 项文雨老师


Q

老师,您从一个参赛学生转变为评委老师,您对这种身份转换有何感受?

我的身份转换过程可能比较复杂,但是很自然,从质疑评委,到理解评委,最后成为评委。从学生角度出发,或多或少都会认为评委老师有些地方不应该扣分;而当自己成为了评分的老师,从评分角度出发,就会发现这100分为什么要这样分配。

作为评委老师,我也想更完善这个比赛,我也和一些老师进行交流,无论是从选题角度出发还是评分角度,我希望同学们在准备比赛时,更关注于可以学到多少正确的知识,而不是为了迎合评分细则去做一些不适合自己工艺的无效创新。

Q

老师,您认为这个比赛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在哪里?

化工设计竞赛是特别具象的比赛,它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过的知识到底应该做什么的,让学生真真实实的设计一个化工厂,才会意识到自己学到的知道价值在哪里。这项比赛也肯定了我们化工这个学科在社会的意义,对于学生,对于社会的帮助都是很大的。

Q

两次来到石油大学,有什么感受呢?

第一次来是作为参赛学生,感觉很紧张。这次来同样也很紧张,但也感受到学校校园很大,设施很完善;另外学校南门出门就是大海,这是我很羡慕的一个地方。来到山东,来到青岛,来到石油大学,也感受到了山东的热情好客。

内蒙古工业大学 李媖老师


Q

老师,您从一个参赛学生转变为评委老师,您对这种身份转换有何感受?

首先我感受到这个比赛的发展是越来越完善。当我换了一个身份来到这里其实也是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次来参加比赛时我就认识到了更多更优秀的同学,意识到了自己仍需要不到提升自我。而这次比赛,我从老师的角度,又学到了很多知识,希望自己能把这部分作为指导老师,再传授给我的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提高。

Q

您认为这个比赛对于学生而言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个,这是把我们专业基础知识整合的一个比赛。可能你以本科生的身份参加的时候,我们会参考以前的作品,好像有些有些理解的不深入,但是我们可以照模子做一个东西出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把自己的基础知识整理起来。另一个,我觉得提高的更多的是在准备比赛过程中和老师的沟通的能力,自己去搜索学习新的知识,一种学习的能力,以及在最后制作PPT和答辩时的表达,在未来都是一些很重要的能力。当然,参加比赛,我也会接触到更多优秀的队伍,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东西。

Q

如果要给以后参加比赛的同学提出建议或是希望,您会提出哪些呢?

我希望以后参赛的同学,能够勇于挑战自己,不要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足或是遇到一些难以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而限制自己。要学会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会锻炼出许多能力,即便是最后未能获奖,在过程中也会有非常多的收获。

Q

再次来到石油大学,您有哪些感受呢?

第一次来,因为我要作为一个参赛学生来参加比赛,我很紧张,但记着志愿者很热情,就是我当时唯一有的想法,我记得当时校园里就站满了志愿者,从学校门口到比赛的赛场,包括餐厅内都是站满了志愿者。而这次来感受到学校的氛围也是很好的,虽然现在正值暑假期间,仍有许多同学在校内进行实验等等。

我与石油大学是很有缘分的,以学生身份进入全国总决赛时,是中石油华东;十多年后,以评委身份第一次来到全国总决赛,还是在这里,感觉到惊喜,又感慨时光飞逝。希望同学要积极参加这样的比赛,走出课本与自己的校园,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交流,这是帮助自己全方位快速成长与机会的特别好的机会。


采访:张轩豪

文字:受访者提供

编辑:张轩豪

责任编辑:刘宸辰

审核:魏孟吉


发布人:244b****    IP:106.39.42.***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