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关爱医务人员在行动|《中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南》一文掌握7个要点!
2023-08-22 18:19  浏览:136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全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对于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来说,加强免疫接种尤为重要。《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和《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版)》均提出,优先为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降低其感染后传播给患者的风险,更好地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等机构联合多学科专家形成《中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南》,并提出7项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一:建议医疗机构在流感季节来临前,鼓励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让其获得有效的防护。(推荐等级:强推荐)

数据显示,医务人员感染流感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4倍。因此,院内流感传播风险大,进而可能影响医务人员工作效率。研究显示,医务人员的流感疫苗接种率每增加10%,院内流感的发病率可降低11%。提高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可有效降低医务人员流感患病率。

推荐意见二:推荐感染风险极高的人员,如呼吸科、儿科、感染科等科室的医务人员,优先接种流感疫苗。(推荐等级:推荐)

推荐意见三:推荐医务人员中的高危人群,如患基础疾病的人员以及孕妇,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推荐等级:推荐)

分析显示,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住院的几率并改善预后。妊娠期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

推荐意见四:

1. 推荐医疗机构根据当地疫苗供应情况选择疫苗,同时,医务人员应综合考虑疫苗效果、安全性等因素,结合个体需求选择流感疫苗。(推荐等级:强推荐)

2.推荐根据所在地的流感流行情况,在每年流感流行季前完成对医务人员的流感疫苗接种。(推荐等级:强推荐)

3.对疫苗中所含成分过敏者或对任意一种流感疫苗严重过敏者,禁止接种。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在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建议痊愈或病情稳定后接种。既往接种流感疫苗后6周内发作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建议由医生评估是否接种。(推荐等级:强推荐)

4.以下人群禁止接种流感减毒灭活疫苗:因使用药物等原因免疫功能低下者;孕妇;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接种前48小时使用过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者,接种前5天使用过帕拉米韦者,接种前17天使用过玛巴洛沙韦者。(推荐等级:强推荐)

三价疫苗和四价疫苗均对感染流感病毒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通常情况下,受种者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产生的抗体量可达到保护水平。

推荐意见五:推荐采取宣传教育策略,强化预防为先的理念。(推荐等级:推荐)

我国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岗位上均存在差异。对疾病的易感性、严重度等的认知影响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宣传教育和推广干预可提高医务人员的流感疫苗接种率。

推荐意见六:推荐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流感疫苗接种率考核标准。医疗机构应积极组织,并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推荐等级:推荐)

各地落实和完善政策,对疫苗采购调配、接种服务等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接种能力,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流感疫苗接种率。

推荐意见七:按照自愿接种原则,推荐医疗机构提高疫苗的可及性,组织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推荐等级:强推荐)

硬性要求可以提高医务人员接种率,但容易引发抵触心理。为了更好地推进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医疗机构应开展行之有效的组织工作。

目前,我国一线医务人员尚未达到流感疫苗接种全覆盖。医务人员接种疫苗具有示范作用,可以提振公众对疫苗接种的信心。在诊疗工作中,医务人员应积极开展免疫接种宣教,推进对重点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工作。

医疗机构应制订接种计划,推进重点科室人员、高危人群优先接种,确保接种疫苗的可及性,积极进行宣传教育。


策划:全国疾控宣传平台

文: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吴安华

编辑:张漠

审核:刘平安 魏李培


发布人:a7b9****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