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已经步入或即将步入退休生活的老年群体,我建议你看下这篇文章,看完之后也许对你的退休生活规划,尤其是财务方面的规划会有新的思路。
一提到老年人理财,很多人就脱口而出,不要选择风险较高的理财,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是我想说,老年人理财的方式方法除了与自身有关还与子女的情况有非常大的关系。
在赡养老人方面,子女的两个维度对老年人养老有关系,分别是子女孝顺不孝顺,有钱或没钱。我们可以凭借子女孝顺程度和财富多少列一个四象限,不同象限中的人需要采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第一、子女孝顺且有钱
这类人群根本无需关心财富问题,但是可以考虑传承问题。他们家庭幸福,不为生计和生病吃药发愁,无需考虑理财,想吃啥就买啥,想去哪玩也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这么幸福的家庭其实是有余力追求一些精神层面的寄托。为子孙留下一些值得传承的古董、字画等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当然也可以直接选择一个家族信托,无论未来自己或子孙有什么变故,它可以帮子孙解决钱上的问题。
第二、子女孝顺但没钱
子女很孝顺的老年人需要兼顾财务问题,做到尽量不为子女增加负担。虽然子女没有太多钱,但一家人总还是其乐融融。老年人的财富至少要够自己花,如果可以,给孩子留一笔资金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类老年人可以拿出一小部分钱投入到期限较长的理财当中去,国债啦,封闭式基金啦,大额存单之类的。留一大部分钱用于活期理财或者一年以内的定期存款,至少保证自己在生活中不用找子女再要钱。
第三、子女不孝顺但有钱
既然子女不孝顺,那就不会在一起生活。子女有钱也不需要老人操心,那么老年人就要独立生活,做好财务规划。子女过子女的,自己过自己的。在余生将所有的钱正好全部花完可以作为老年人的目标。
这类老年人如果钱够多完全可以不用考虑理财了,只需要将钱放在活期理财里,计划着每年能花多少钱,每月能花多少钱就可以了。当然了,如果钱比较少,那就采用“子女孝顺但没钱”的那种方式来理财,小部分资金做长期,大部分资金做短期。
第四、子女不孝顺且没钱
这类老年人可得关注好自己的钱财,防止子女将钱给套走。毕竟子女不孝顺,干啥的都有。与此同时,血浓于水,在满足自己日常消费的前提下,如果有余钱还是可以适当留一些给自己的子孙。
这类老人如果想要给子孙留钱,那就将这部分钱存成长期理财。剩余的钱再分两部分,少量存长期,大量存短期或活期。
特别说明:不同的子女应如何对待,涉及个人的价值观,以上只是我的看法,仅供参考。
那么如果你的价值观和我不同,也没关系,我推荐你看下这本理财顾问(老年版),它会以问题的形式来帮助你解决疑惑。十万个为什么,相信能解答你心中的“为什么”。价格也不贵,值得购买。
在对号入座,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象限以后,还要考虑老年人在年龄和抗风险能力方面的一些特点。
一、年龄
说句不太恭敬的话,退休之后基本上就意味着已至暮年,暮年之后紧接着就是人生大限。据统计,2019年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7岁。假设60岁退休,也大致只有17年的时光。
不得不说,老年人的时间有限,过一天就少一天。长期理财或是长期存款产品在购买时一定要慎重,年纪越大越不应该配置这类产品。像国债这种期限普遍在三年或五年的产品,过了七十岁都最好不要买了。我建议将大部分资金都配置到一年以内的产品中去,甚至活期理财要配置相当重要的比例。
二、风险
不服就干,生死看淡。这句话是说给年轻人听的。上了年纪的人还是要将风险放在首位,别不服老。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也就是说,按照平均预期寿命77岁,老年人可能会有8.3年的生病时间,而生病的日子可能会掏空钱包。
除了有可能会因为生病吃药而耗费存款,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也是会有所下降的。不排除有些人退休金都比正常时期的工资高,但是大部分人在六十岁以后退休金比较少,甚至没有退休金的。
老年人生病增多,收入减少,这些因素带来的风险都是必须要面对的。如果购买风险较高的理财,那就又让财富缩水,这对老年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投资理财能力相对较弱,除了银行自营的产品尽量少购买。“宁可不赚,不能赔”应该是这类人的投资目标。
总结:
老年人理财首要前提是要考虑子女的现实情况,我根据孝顺与否和财富多少规划了四个象限,不同象限可能会有不同的财务规划方式。在选择对应的象限以后还要考虑到年龄和风险承受能力方面的因素,尽可能选择银行的自营产品,对于期限较长的产品要慎重购买,如果不是为子女留着,超过70岁,最好不要办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