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国民政部门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上,重点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成就以及“十四五”养老服务规划编制情况。
根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养老服务制度框架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得到有效发展,养老服务多样化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养老服务市场更具活力,养老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34多亿元。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为22万个,床位790多万张,其中民办养老机构的床位和数量均突破50%。
“十四五”时期,我国的老年人口增长曲线相对平缓,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养老服务准备的宝贵窗口期。
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4亿(2018年约为2.49亿),占总人口的18.1%。
“十四五”期间,将以实施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为主线,下大力气补短板,提质增效,为实现2035年“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视频截图另外,民政部门还介绍,通过分析五年到十年后,全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将进入中高年龄阶段,也就是说,我国将迎来一波养老照护的浪潮。养老服务将接受更大的挑战和考验。
由于养老院院长和老年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到2022年底,全国将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和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
而且民政部门还特别强调,这一万名院长跟十万民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培训任务,仅仅是民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各地开展的培训。它不包含各地自行组织开展的培训。
综合上述的内容,可以很轻松的解读出,接下来我国将对养老行业以及老年社会工作进行相关扶持。而作为一直以来窥视养老行业的大家,可千万不要错过这次机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