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有14亿多人口,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口,现在中国正在逐步走向老龄化社会。关于老人养老问题,是全社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尤其是农村老人,他们没有退休金,养老金也不足以支撑基本生活。所以,农村60岁以上老人,要不要在自己手边留点养老钱?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养儿防老既是传承千年的习俗,同样也是社会演变之现实。对于绝大多数农村老人,在年纪大了之后,养老问题依然只能靠儿女。但是现在的情况有些复杂,一方面,因为大量农村男女青年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农村生活居住,无法照顾农村老人。另一方面,由于物价水平上涨,费用开支巨增,导致很多农村人现在生存的压力非常大。说句不好听的,现在很多农村年轻一代压根照顾不过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农村老人身边有一点积蓄,要不要交给子女,还是说尽量留在手边呢?
首先我表达一下我自己的观念。我觉得如果农村六十岁以上老人自己手头上有一定的积蓄,应该留在自己手边。当然,我知道大多数农村以上的自己都没有钱,因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赶上好时候,只能依靠种地来解决填饱肚皮的问题,等到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今天,他们已经老了,想要出去打工挣钱也挣不到了。而且他们是农村经济生活面貌发生巨变的参与者和亲历者,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为了照顾老人,为了养育子女,几乎花光了他们的所有。所以说大部分农村老人身边都没有什么积蓄。
但是我们这里假设,如果农村老人身边有一定的积蓄,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该首先留在自己身边,至少要留一部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我们父母想着子女,想帮助他们减轻压力,这是父爱如山的表现。但是我们要考虑到自己的生存时机,因为现在农村人没有退休金,只有100多块钱的养老金,如果身边没钱的话,无法满足基本生活。
子女不在身边,平时照料不到自己,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自己照顾自己,或者是有妻子照顾丈夫,丈夫照顾妻子,两个人相互扶持。在身体还不错的情况下,老人们能够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照顾自己的基本生活,但是万一有个头疼脑热或者出现其他意外急需用钱,手头上一点都没有,也是一件麻烦事儿。
虽然前面已经讲过了,以后的农村老人养老大多要靠儿女来支撑。我在这里不是说靠不住,但确实现在跟过去不一样了,过去一家人住在一起,只要吃饱肚子,能扛过去的事情就扛过去,扛不过去的事情也就这样。听着悲观,其实也是确实无奈。但是现在农村的年轻一代大多在外面打工,甚至很多人在城市生活定居。他们确实无法像以前一样跟父母住在一起那样照顾老人。所以我觉得如果老人身边有积蓄的话,一定要在自己身边留一部分,不能全部交给子女。
农村里面有一些人通过自己努力发家致富,成为了先富起来的人,手头上有一部分钱,但是要交给子女的话,也一定要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尤其是多子女家庭,否则的话容易闹出财产分割不均的家庭纠纷,最后闹得不可开交。这种时期不仅仅出现于电影电视剧中,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大家要警惕。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到这里,以上是我对60岁以上老人要不要交出自己积蓄的一种看法,您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在下面留言,说说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