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救救我吧,我想回家……”
近日,上海91岁的孙奶奶被4名子女以安全为由送进养老院,5年来四处求援无果的报道引发了热议,很多人都在关心,如今孙奶奶回家了吗?事情的后续报道来了……
01
事件缘由
上海的孙奶奶今年91岁了,她有3子1女,老伴已经去世,她一直自己住。但是,自从2015年她在家摔跤之后,出于安全考虑,子女们就把她送到了养老院,到现在已经5年了。在养老院里,老人觉得很孤独,甚至非常痛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老人如此痛苦呢?原来都是为了出养老院谁做主的问题。
孙奶奶摔倒康复后,就向子女们提出回家居住,没想到却遭到他们的坚决反对。
孙奶奶早年参加过革命,如今享受离休干部待遇,还被颁发过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她认为自己曾经也是社区的积极分子,而且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如今却呆在养老院里仿佛与世隔绝,失去自由形同犯人。何况,在她看来,摔跤的老人太多了,在养老院里自己也照样摔跤。
5年来,孙奶奶越来越苦闷,感觉子女是为了自己的自由,而剥夺了她的自由。随着寂寞感加深,她与子女之间的争吵不断发生,变得垂头丧气,整日打电话哭诉想要回家,甚至有自杀的念头。那个住了50年的家就是她情感的所有依托,老伴的照片挂在家里,到现在快6年她都没看到过,很是心酸!
那么,孙奶奶的子女们就对老人的诉求都无动于衷吗?种种情形看来,他们对老人的照顾也不少:每周都会来看她;水果一袋袋送够;帮着代配药;知道母亲有洁癖,会把衣服带回家自己洗;知道母亲肠胃不好,会带来毛豆保健肠胃……
但他们有个共同的底线,就是决不能让老人回家住!一是觉得母亲的性格比较强势,难以相处;二来大家都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养老院有24小时值班医生,有护工,是最适合最安全的地方。
现实问题是,孙奶奶的子女跟养老院签过协议,没有他们的同意,养老院无法让孙奶奶出去。
02
后续报道
孙奶奶:既不舍得告养老院,也不愿意告子女
社区居委会:支持子女
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站在老人子女这一边,称已接到过孙奶奶打来的上百个电话,但孙奶奶家住四楼,行动不便,他们理应遵从子女,让老人居住在养老院。
法院:起诉困难
徐汇区法院的工作人员则告诉孙奶奶,除非她遭到子女打骂或虐待,才能来告子女。
司法局:调解不成
徐汇区司法局给孙奶奶家组织了几次家庭调解,可老人的儿女们都不去,调解也进行不下去。
律师:可告侵权
民法对民事主体没有年龄限制,孙奶奶在法律上完全可以自由走出养老院。养老院与老人子女签署不允许老人外出的协议,涉嫌侵犯了老人的权利。因此,孙奶奶此前想状告子女的诉讼方向错了,应该状告养老院,要求其放行。
养老院:左右为难
养老院负责人表示,他们两边都要安抚却又倍感压力。一方面在得知老人藏安眠药想自杀后,多次想没收安眠药,都遭到了老人激烈的反对,只能暗中关照。另一方面,曾试图与老人子女沟通,希望他们能按照母亲的意愿接她回家。但是,子女们表示,除非养老院把老人赶出去,否则坚决不同意接老人回去。基于对老人安全的保障,养老院也无法放老人离开。
此事一经报道,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孙奶奶的战友、朋友们纷纷前去看望她,令她感到宽慰。孙奶奶家所在小区居委会、枫林街道老年委员会、徐汇区老年委员会及区民政部门都相继前来看望老人,对她进行问候。
但是,孙奶奶的子女们还是坚持认为,母亲年事已高,不方便回家居住。
对于是否采取诉讼途径来解决一事,孙奶奶认为,这可能会让她的处境更为困难:一方面,养老院的负责人及护理人员平时都很关心她,经常劝导她,她不想把养老院牵扯进来;另一方面,她也不想再加深与子女们的误解和矛盾。
03
网友热议分“三派”
孝顺和现实如何两全?
孙奶奶的事情迅速发酵
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观点基本可分为三派
支持老人:认为子女做得不对
子女太过分了,四个人轮流去老母亲家陪伴照顾啊,再请一个保姆,拿了老人的工资卡和身份证就没道理了,要钱不要人啊?如此对待自己的母亲,等于告诉下一代:年纪老了就要送敬老院,天伦之乐想都不要想!
支持子女:认为老人需转变观念
九十多岁的老人家,如果回家以后,子女还要费心费时费钱请人照顾,那和送养老院有什么区别呢?养老院确实是安全得多啊!
双方都没错:这事讲不清
看了这篇报道,不得不提到这几年特别火的一个词——居家养老。其实,养老院照料与居家照料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适老化”,“居家养老”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以及智慧社区相关服务能不能跟上的问题,这不是子女能够轻易解决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的投入以及相关政策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