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文作者是瑞士运动知觉学讲师——程萍老师。本公众号计划携手程萍老师在未来一段时间更新有关瑞士养老护理方面的知识点及见闻,敬请关注。
运动知觉学 Kinaesthetics 即“运动感知的艺术/科学”。运动知觉学的知识主要应用在医护行业和社工服务中。
正 文
在瑞士的养老机构有一位叫苏珊娜的偏瘫长者,她在进行轮椅上下的动作时,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甚至容许我拍下视频,供大家参考。
65岁的苏珊娜已经在灵德霍夫养老中心生活了五年。她长得胖胖的,脸圆圆的,戴着一个窄窄的花镜,头发已经快秃到两侧。由于苏珊娜穿的是半身裙,一双帮助她脚部稳定的粉色鞋子非常“亮眼”,尤其是还穿着防治静脉曲张的紧腿袜,一条腿上还有夹板稳定器。
苏珊娜下身这么多的“装备”,以至于她一只畸形的手臂,僵硬地贴在胸前,没有成为我关注她“残疾”的重点。
五年前苏珊娜在一次过马路时跌倒,导致脑溢血。万幸的是,她被及时送进了医院,并及时做了开颅手术,挽回了生命。苏珊娜咧着嘴,费力地向我讲述着往事,但她白晰的肤色,圆圆的脸上却一直笑容满满。工作人员在旁边向我介绍,苏珊娜甚至生活能完全自理。我又上下打量了一遍,她圆圆的身体,畸形的手臂,打着夹板的腿和脚上的鞋。
我问她愿不愿意让我见识一下她的轮椅上下,我想拍下视频给更多长者和照护人员参考。同事在旁边开玩笑说,“视频在中国会被很多很多人传看,或许你还会成为明星哟……”苏珊娜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00:15
我在现场用手机录下了这段视频。我不知道什么样的轮椅上下、活动支持是“完美”的,是“漂亮”的,但在我眼里,真实,自信,生活自理的苏珊娜就很美,尤其是她扶轮椅,转身,倒手的动作稳稳地分开来做,可以让我们很直观地学习。
现在,我就来把几个关键动作,进行一下分解,帮助大家分步划一下重点。
从轮椅坐到床上
1.轮椅离床的距离,习惯的方式。
2.用健侧的手扶轮椅,站起,站稳。
3.手摸到床,床和身体的位置。
4.将健侧的手,倒回轮椅扶手,支撑转身。
5.松开扶轮椅的手,坐到床上。
上下床时轮椅的位置
从床上坐到轮椅
1.健侧的手扶轮椅扶手,起身。
2.站稳后,再把扶轮椅的手倒到另一侧的扶手。
3.分小步,慢慢地转身,注意调整手的支撑。
4.配合身体向下,弯曲手臂,坐到轮椅上。
每一位长者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动作方式;每一位照护者,无论是工作在家庭里还是机构中,他们都是长者的“拐杖”,生活中的助手。
手扶,站稳,转身这些对我们正常人不起眼的日常动作,对她们却是巨大的挑战与成功的快乐。
而这些,除了她们自身努力“绽放”,更离不开照护人员的耐心引导,以及对活动细节的关注。
作者介绍
程萍,运动知觉学讲师
运动知觉学主要应用在医护行业和社工服务中。
在瑞士是护士,长期照护和认知症专护资历证书的必修课程。
德国和奥地利的多个保险公司支付学费, 鼓励家庭照护者学习该专业内容。
欧洲每年在各大机构中开设约30,000次初级课程,学员多达400,000名。
程萍是唯一的中文培训师, 并负责向国内同行推荐运动知觉学在照护中的应用。
插画:兔夫人
视频:瑞士运动知觉学
推荐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