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已经是三连降,据了解,2020年很可能迎来第四连降。生的孩子越来越少,有些甚至是不生,“养儿防老”似乎已经靠不住了,那未来养老就只能靠自己。目前来说,最好的方式便是参加国家的基础养老保险,交满15年,等到退休,就可以领取养老金安度晚年了。
据了解,我国已经建立起覆盖人数最多的养老保险体系,截至到2020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99亿人,参保率达到95%。这么多人参保,那一年要花费多少养老金呢?
目前,养老保险分为职工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已退休并领取养老金的职工超过1.2亿人,按照此前传的每月人均养老金在3300元左右,那一年就是4.75万亿元左右。
实际上也差不多,人社部数据显示,2020年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5.75万亿元。并且养老金累计结余有4.7万亿元,可以做到足额发放,这意味着每年的养老金消耗就是这么多。
不过,每年的养老金消耗必定是上涨的,一方面是退休人员增多,另一方面是养老金一直在上调,从2005年开始,已经实现“16连涨”,最多的一年上调了23%,最近这几年上调幅度都在5%,即便是在2020年这么困难的环境下,依旧上涨。
如今,2021年已经过去2月了,养老金是否会再次上涨,成为了退休人员的关注焦点。此前,《经济参考报》就预测今年会迎来“17连涨”,毕竟2020年经济依旧保持了正增长,还有专家预测涨幅在3%左右。
进入到3月好消息终于来了,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被写入工作报告,这意味着2021年基本养老金将实现“17连涨”,而且调整比例在4.5%,比去年低0.5%。
我们都知道2020年经历了一场公共卫生事件,让全球经济都受到重挫,中国积极应对,通过拉动内需等方式,让GDP增长2.3%,非常不容易。但没想到养老金还能调整4.5%,一般来说,调整幅度是不超过GDP增速。
调整比例这么高,也还考虑到物价水平,2020年CPI上涨了2.5%,消费开支进一步加大,如果不调整,那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可能就不够用。而且预计2021年还将上涨3%左右,所以上调养老金也是为了应对今年的物价上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次的调整针对的是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惠及超1.2亿人,而且是2020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人员。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有另外的调整方式,2021年起已经有甘肃、山东、江苏等10余地宣布上调城乡居民养老金。
2021年养老金上调4.5%,并不是所有人按这个比例,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具体调整原则一般是“提低控高”,养老金高的上调少,而比较低的提高多。不过,一般有三类人可能涨得最多。
第一类是高龄退休人员,基本上每个地方都会高龄人员倾斜,发放更多的养老金,以保障他们的生活,毕竟年纪越大,越容易生病,开销也更大。第二类是支援过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这些人年轻时付出了青春,年老了理应享受更多。第三类是特别贫困或有特殊情况的老人,比如疾病缠身,没有收入来源,没有子女的人员,确实也应该多涨点养老金。
此外,2021年养老金可能还会有两大变化,一个是将实现国家统筹,一直以来都是县级统筹,去年完成省级统筹。实现国家统筹后,就能逐渐减少养老金差距大的问题,养老金转移等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另一个是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目前主要是国家基础养老金,以及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这两种形式,个人养老金制度建立后,将更完善养老体系,让老年生活得到更多保障。
2021年,养老金实现“17连涨”非常不容易,退休人员有福了,也还没赶上“延迟退休”,还能享受养老金上调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