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养老金中除以139是什么意思?
2021-06-14 13:19  浏览:3264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养老金计算中的139,或许很多人对这个数字很迷糊,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别人也是除以139,有的人每月增加近500,有的仅有几十元,甚至有的人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因此,明白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知道缘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疑问。




养老金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也是对他们年轻时候对国家建设做出贡献的一种肯定。


那么养老金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养老金中为什么要除以139?为何有的人每月增加近500,而有的人没有增加,反而还减少了?带着这些疑问,请接着往下看。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中为何要除以139?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地方补贴


其中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可是这里面还是没有139啊,139到底指的是哪个?


答:139指的是计发月数。


什么是计发月数?


解答: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


举例:老李从事高空作业,55岁就退休了,他的个人养老金计算中的记法月数为170。


老赵是高中老师,60岁退休,他的个人养老金计算中的月数为139。


老孙是机械厂工人,因为操作失误,导致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在50岁的时候就退休了。他的个人养老金计算中的月数为195。


为什么有的人是139,有的人是170,甚至有的人是195?


解答:养老金的领取,是有一定的条件。另一个就是,


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那么就可以领取养老金。那为何有的人是除以139有的人又不是呢?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因为记发月数的计算方法大致是这样的:(当地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


由此可以知道,当地人口平均寿命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值,产量就是退休年龄,所造成的差距


为何有些人60岁才退休,而有的人50岁就退休了,甚至还有些人在45岁就可以退休,退休年龄是怎么规定的?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退休年龄与性别,以及工作环境,自身状况等原因有关。


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有的人是除以139,有的人是除以170。


为什么是139而不是140?


目前规定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在没有出现这个规定之前是统一为120。


按照规定,只要是60岁退休的人,养老金计发的总月数都是139个月。


其实这样的变化,更加精准,对退休工人来说更加人性化。


为何有的人每月增加近500,而有的人没有增加,反而还减少了?


养老金现在已经是连续17年上调,虽然每年上调的幅度不一样,但是总体来说今年还是上调了4.5%。


既然是上调了4.5%,为何有的人每月增加近500元,甚至有的人没有增加反而降低?


原因:上调4.5%其实并不是每个人上调4.5%,今年4月份,人社部发布的《通知》我们可以知道,上调4.5%是全国总体人均。


人均,全国总体人均,突然有种感觉被平均了……




今年养老金调整的办法主要还是这三个: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


主要拉开差距的还是挂钩调整,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缴费基础越高,那么相对来说国家补助的金额也就越高。最后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存下的金额也会越大。而且在挂钩调整的养老金计算方法下,缴费基数越高,那么相对养老金也就越多。


在双层刺激下,多缴多得,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于提高养老金的办法。


当收入稳定,生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延长缴费的时间,也就是相当于多次存款,增加账户余额。缴费时间越长,那么账户里的钱肯定是越多。


很多省市都是采取将缴费年限分为15年以下,以及15年以上的两部分。或者是多增加20年以上30年以下,超过30年等几个部分。


在对应部分年限的,按照一定的金额增加养老金,年限越高,增加的也就越多,再一次刺激多缴。


长缴多得,其实也和多缴多得一样,都是增加个人养老金账户总额,来达到提高养老金。


不同的是两者之间的激励,长缴多得是与缴费年限挂钩,缴费年限越多,所给予的奖励越高。而多缴多得,与缴费基础挂钩,缴费越多,相应补助也就越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些养老金上涨近500的,他们所缴纳的费用肯定要比一般人多,而他们的退休工资都是达到1万以上。


对于不增反而降低的,其实也很好理解。在农村,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并没有缴纳养老保险,他们的养老金主要是政府补助以及年龄倾斜。


当某个省份将年龄倾斜补助的额度降低,将定额部分也减少,那么对于这些人来说养老金肯定就要比之前的减少。


养老金的差距知道在哪里了,可是当领取完计数月份之后呢?还能领取养老金吗?


139为发放的月数,139÷121=11.58


也就是说,假设退休年龄在60岁,估计中当地人口年龄为71.58。


并非如此。养老金计算方法中的139,虽然是估算从退休到去世大约领取的月份。但是并不是意味着领取完139个月之后就不发了。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金是可以一直领取直到死亡。


参与养老保险的人,只要满足上文中说的两个两件,符合法定退休,缴费满足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并且,参与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力的,也可以领取相应的补贴。


当领取超过139个月之后,可能个人养老金账户中的钱已经发放完毕,但是这时候也不会停止发放养老金。


国家会继续从社会统筹账户中继续发放养老金,直到死亡为止。


假设人已经死了,个人账户里的金额还是没有发完,那么这个钱是自己交的还能作为遗产留给后代吗?


答:可以。


当该人员去世之后,个人养老金账户还有余额,此时需要去当地派出所开死亡证明,然后再去公证处公证,拿着相应的证件就可以去社保局办理业务,账户里的钱会退给死者亲属。


写在后面


其实不管是139还是170,养老金的发放就是为了让老年人能有一个稳定的晚年生活。


这也是让老有所养落实的一个办法,虽然每个人领取的金额不大一样,但是对比之前,每年递增生活也越来越有盼望。


最重要的是,养老金并没有期限设置,只要满足领取养老金的条件,每月都可以领取养老金,直到死亡。


各位朋友,好好吃饭,好好活着,这样缴纳的养老保险才是翻倍的赚。再次祝愿各位,身体健康,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我是梧通,每天和你分享一点小知识。


发布人:7815****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