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养老制度,全部是实行先交纳养老保险,才能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养老保险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类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第一类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管你是农村老人还是城市老人,都必须要缴纳养老保险,达到法定的待遇领取年龄之后才会有养老金,所以城里人都有养老金,农村老人没有养老金这种说法,是与当前我国养老的现实不相符合的。
在2014年之前,我国养老保险是属于三驾马车并行的方式。城镇职工缴纳的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缴纳的是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居民缴纳的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发(2014)8号文件,将农村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合并后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从制度上保障了城乡养老保险的一体化,即不管你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只要缴纳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最低达到15年,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都能领取到基本养老金。如果你只是城里人,没有缴纳任何养老保险,那么老了还是只能和农村老人一样,依靠儿女来养老。
对于在2014年之前,已经年满60周岁的老人,包括了城里的老人和农村老人,都是享受一样的政策,即在新农保制度或是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前已经年满60周岁的老人,都可以免费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这个政策是城乡统一的,既包含了城里的老人,也包含了农村的老人,而且农村老人的比例要远远大于城里的老人。
但在2014年之后,不管你是城里的老人,还是农村的老人,都必须要按照养老保险政策的规定,要么以灵活就业人员的方式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要么以个人的方式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管你是缴纳的哪种养老保险,只要缴费年限达到了最低的15年,达到法定的待遇领取年龄,都可以按照相关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在政策上,制度上,养老金的领取条件上,城乡是完全统一的,不再分为城里人还是农村人,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缴纳了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是否达到了最低的15年。
综上所述,有人说城里老人都有养老金,农村老人都没有养老金,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也是一种误导。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只要缴纳了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最低达到15年,达到法定的待遇领取年龄,都会有基本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