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退休老干部收下女舞伴的小礼物,向77岁妻子借钱,要与女舞伴出国游。老干部每月退休金1万元,是妻子的5倍,在家却没钱没地位。重病妻子卧病在床,丈夫每天参加老年活动,结识年轻异性。
87岁的张先生,是一名享受副处级待遇的退休干部,妻子比他小十岁。他已经做好打算离婚,之后去养老院生活,离婚似乎并非一时冲动。
张先生的妻子刘女士说,丈夫在前一天站在楼下大,对她大发脾气,自己想动手,幸亏孙女在旁阻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结婚60年,这还是头一回。起冲突原因,不过是她花200元买了一个手拖车,丈夫就很不安心。
刘女士身患重病,全靠每周两次透析维持生命,此刻她的身体仍受着病痛的折磨,没想到丈夫根本不念夫妻之情,执意离婚。
她认为,性格不合是借口嫌弃,是负担才是真的,丈夫急着离婚是另有原因。
她还躺在病榻时,丈夫却异常活跃,整天兴致勃勃地出门参加各种老年活动,结交了很多比她年轻的异性朋友,有一次甚至还找她要8万元,要与一个异性朋友出国旅游。
张先生承认确有其事,但他明确地拒绝了朋友的邀请。
刘女士还接到了,一个自称张先生女朋友的人打来个电话。
而这个女朋友,其实是张先生参加老年活动认识的女舞伴,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关系。
女舞伴送他一个针织杯套,看似平常,没想到火上浇油,瞬间激怒了刘女士。
原来杯套是刘女士的怀疑对象送给丈夫的,当初夫妻俩就为此发生过激烈冲突。
此时,张先生却很淡定,在他眼中这不过是老朋友送的礼物而已。他眼中的人之常情,被妻子看在眼里成了他变心的证据。
张先生年轻时当过兵,性格耿直,不懂浪漫。他们结婚这么多年,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但刘女士只收到丈夫生活的一件大衣,首饰都是子女送的,她自己买件衣服,还要受到丈夫指责。
谈及60年婚姻经历,刘女士承认丈夫并没有越轨,他的行为改变,也是最近几年才发现。
张先生觉得自己很委屈,妻子生病后子女很少回来,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在照顾。几个汤圆就是他的午餐,但从不会委屈妻子。
然而妻子从来不迁就他。饮食方面,张先生有很严格的要求,但妻子从不顾及他的感受,处处与他作对,迫不得已,他只好经常睡沙发,生活很苦。
他们最小的儿子年轻时,因为犯事入狱7年,并赔偿了几十万。
在刘女士看来,儿子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原本他出狱后,子女们商量由他照顾父母的生活,但张先生却恶语相向,处处刁难儿子。
偏袒小儿子的刘女士,开始对丈夫心生怨恨。如果不是小儿子不孝,对他拳打脚踢,张先生不会将他赶出家门。
妻子不但不站在他一边,反而处处帮衬小儿子,想方设法替他出气。堂堂一家之主的张先生,被孤立成外人。
他每月有近1万元的退休工资,妻子只有2000多元,但存折里,他只剩下2000元,其余30万都被妻子转进自己的账户。
基础决定家庭地位,现实中张先生没有得到妻子和子女应有的尊重,经济上也没有掌控权,他的心理很不平衡。
刘女士解释自己没存私心,而是听了子女的建议,担心丈夫被人蒙骗,一时糊涂把多年的积蓄都给了外人。
在她眼中,丈夫张先生是个对妻子苛刻,对子女吝啬的人。
在邻居看来,张先生每次跟妻子争吵,确实都是因为钱的事情,但他的吝啬仅限于对待家人。
张先生拿出这些年,国家颁给他的各类奖项。人到晚年,荣誉加身,这都是他向万人津津乐道的资本,但他更期待妻子和子女的崇拜。
而刘女士对丈夫的炫耀却不以为然,张先生的虚荣心无法被满足,自然变得挑剔。
刘女士护子心切,于是开始找茬。如今老两口闹到离婚的地步。
张家二儿子说,母亲是长沙人,又是家中最小的女儿,性格一直比较加重,而父亲的老家湖北,工作原因来到了株洲。
本地媳妇外地郎,让母亲在家庭中一直处于强势地位,逐渐形成一切事情由她做主,根本不需要与丈夫商量,可父亲并不习惯。
年轻时,张先生忙于工作,无暇与妻子计较,现在他退休在家,接受着各种荣誉,逐渐膨胀的虚荣心,让他掌控欲也随之膨胀。
而刘女士身患重病,没精力去迎合丈夫。
张先生的听力受限,无法与妻子正常沟通,矛盾也越来越多。
张家四姐弟,除了大哥会回来看望父母外,住在长沙的姐姐,已经有8年没回来过。小弟被父亲赶出家门,他虽然与父母住在同一个小区,但也有七年没与父母来往过。
原来还是母亲太偏心小儿子惹的祸,不仅让其他子女心理不平衡,就连孙辈里也最疼爱小儿子的女儿,这让张家二儿子至今难以释怀。
二儿子在父母需要他照顾的时候,他还是会及时出现。父母的婚姻问题,子女不会干涉。
但母亲患有重病需要治疗,父亲必须替母亲做好打算。父亲一旦离婚,可以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子女不会过问。
在调解下,夫妻两人意见达成一致,暂时分开三个月。刘女士去女儿家生活,张先生在家由保姆照顾。
张先生所谓的离婚,不过是想找一个可以让他自由倾诉,能体现他价值的地方。
他晚年荣誉终身,却连一个可以倾听他的人都没有,再加上听力下降,内心的郁闷,只能向妻子发泄。
而刘女士因为身患重症,不能顾及丈夫的感受与需求。
两人都有责任,但都情有可原。让年迈的他们去改变,实在强人所难,真正该反思的是子女。与其记恨父母,偏心抱怨父母蛮不讲理,不如多点耐心和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