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前,2021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已经补发到位了。但是,调整的人员范围是2020年12月31日前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的退休人员。可是,2020年1月1日及以后退休的人员呢?不增涨养老金会不会吃亏呢?
广东省过去几年都是对当年1~6月份退休人员进行养老金调整,但是今年取消了这一部分调整政策。江苏省2020年取消了这一类似政策。可能很多退休人员认为没有调整会吃亏,实际上结果是不一定的。
实际上,按照我们的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退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每年要计算利息。但是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一直公布较晚,所以2021年上半年退休的老人,一般都会每年按照2020年度的养老金计发因素计算临时性养老金。
大家都知道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一般都是增涨的,因此计算出来的基础养老金也会按社平工资的比例增涨。个人账户养老金呢?每年国家都会公布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按年计息的地方都会对个人账户记发一次利息,近年来记账利率一直在6%~8%以上,相当于个人账户养老金能提升6%~8%呢。所以,如果是按照新基数重新计算养老金一般不会吃亏,
养老金理顺过程中,还要注意这两方面:
第一,养老金的理顺时间。一般来说,当养老金重新计算的因素具备以后,养老金就可以理顺了。不过,具体因素的公布要视情况而定。
特别是经历了去年的特殊情况,一些地方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过渡都需要两年时间,因此在公布计算基数的时候会更加审慎。
预计今年各地公布养老金计发基数的时间至少也得7、8月以后了,不过不用担心,养老金增加的差额会从退休当月开始补发。还是需要耐心等待一下。
第二,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2019年国家统一了全国各地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口径,明确要按照各省市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比过去城镇非私营单位的社平工资要低了不少,减轻了企业负担,确实是一件好事。可是养老金再怎么算呢?
继续按照城镇非私营单位社平工资计算养老金,肯定会造成收支口径不一致,因此需要制订过渡方案实施过渡。基本的过渡方案是采取平稳过渡的方式,通过在城镇非私营单位社平工资和全口径社平工资之间选择一个适当的数值,保证一个适当的增长比例实现过渡。比如说山东省2020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6573元,就是比2019年的计发基数增涨了5%。5%恰好等于2020年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增长比例。如果按照此比例计算,今年会增长4.5%。
总体来说,今年退休的老人养老金也会重新理顺,理顺后养老金也会增加,并不见得会比养老金调整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