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重庆日报」
近年来,忠县通过数字赋能,全面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社会救助、养老机构监管、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应用,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智慧救助 主动识别“沉默的少数”
“我们以前日子过得还不错,突然遇到困难了,抹不开面子找政府,没想到政府主动关心,第一时间给予救助,真的很感动!”面对资助“及时雨”,家住三汇镇的向某感慨万千。
向某的女儿被诊断出患上系统性红斑狼疮,1年治疗下来花费了50余万元,忠县民政局通过大数据核查了解到情况,及时将向某女儿纳入城乡低保,并通过临时救助减轻其医疗费用。
为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忠县实施“主动精准救助”,依托市级核查平台,实现对申请对象及其家庭成员的车辆、房产、工商注册、银行存款和债券等32项信息市内核查、跨省核查,极大地压缩了核查成本和时间,救助精准度不断提升。
为畅通主动救助渠道,忠县还大力推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综合改革,整合全县17个相关部门50余项救助项目,构建了从县到乡镇(街道)到村(居)委再到社区网格的“四级困难群众主动发现网络”,定期入户排查,及时对发生临时性困难的群众开展救助。仅今年就已主动救助612人次,发放救助资金306万元。
智慧养老 开启安全监管新模式
“确保养老机构安全运行,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开通了AI实时监控后,我们可以24小时智能监管,及时掌握养老机构情况。”东溪镇负责养老机构监管的工作人员长期悬着的心踏实了不少。
忠县正着力推进全县养老机构网络监控全覆盖工作,将全县105家养老机构纳入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养老机构终端远程监控管理,打造智慧网络养老服务体系。
为保障养老机构老人的食品安全,忠县还依托“重庆阳光餐饮”APP,打造了“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食堂,可智能识别从业人员操作行为,强化对食品安全自查、原材料追溯和从业人员培训考核等的在线管理,让老人舒心,让子女放心。
智慧服务 流程再造“一网通办”
“您在忠县工作3年了,可以先去居住地所在派出所办理《重庆市流动人口居住证》,再带上双方身份证、户口本和3张2寸照片,就可以来婚姻登记处‘报到’啦!”7月27日,忠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正向电话咨询的群众耐心地解释道。
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忠县围绕民政业务办理中的异地授权时间长、真实性差等难题,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实现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组织、婚姻登记等服务在“渝快办”移动端上线,扩大“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覆盖面。
4月,忠县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5月,开展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截至目前,忠县实现依申请类事项“全程网办”占比80.70%,承诺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间压缩81.46%,即办件事项占比40.35%。
通讯员 彭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