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害怕理财违约?重新审视我们的养老储备安放
2020-12-17 02:36  浏览:54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凛冬将至,经济再次面对严峻的考验。

买股票,可能亏本;买理财,总担心跑路;余额宝也从原来的7%降到了1.5%。

即便投资人即便再小心翼翼,非银行代销的不买,把期望的收益降低到4.1%,仍然遇上鹏华聚鑫系列违约。

工行提示风险等级PR3(风险适中),100万元起投,期限为6个月的鹏华聚鑫系列,总规模或超40亿元。

代销方给出的方案是先归还一半本金,剩下的一半明年再还。

这一解决方案显然不能让投资者满意。

2018年4月27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

新规明确指出: 打破“刚性兑付”,银行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收益。

虽然打破刚性兑付一直是行业发展方向,但年化收益率仅4%左右的固收产品出问题还是让人难以理解。


投资有风险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但风险在哪,如何鉴别,是很多普通老百姓无法预见的。

虽然本次鹏华聚鑫系列产品的年化收益并不高,并拒绝透露投资标的。

数位投资者还是在多番沟通中得知冰山一角:该系列产品曾买入海航债券。

而在今年4月中旬,11.5亿元海航债券的"强行延期" ,也让海航系债务风险浮出水面,且在最新披露中,巨额亏损信息不断。


辛苦半生来之不易的积蓄,是很多老百姓的养老本,对于这些资金的打理,最重要的还是考虑安全性、收益性、稳定性。


安全性较高的产品主要集中在银行储蓄、国债和保险产品。

其中储蓄和国债的投资周期以短期为主,且未来利率很可能下行,已成为全球包括国内的一种主要观点。

回到开篇说的疫情,虽然新冠下的国内市场逐渐平稳,然而外部形势越来越严峻,全球经济衰退,外循环重创,“内循环”成为近期经济领域的最大热词。

事实上内循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国内的经济就已经走向了以内循环为主的模式。

这或许也是部分理财产品违约,浮动利率类收益持续下滑的原因。


于是兼顾安全、收益和稳定的保险产品,在近几年的配置环境中逐渐受到青睐。

并且保险类产品的保单归属权、受益人都较为明确,不容易出现被分割的隐患。

特别是今年较为热门的增额终身寿险,由于其较高的现金价值增长速度,是对传统产品流动性差的一个显著改善。

并且增额终身寿险和年金险固定派发生存年金不同,主要是通过变更基本保险金额的方式,额度可以根据届时的实际需求设定,灵活度要大一些。

选择增额终身寿作为资产配置手段,很大程度上能够获得比较明确和稳定的收益。当然,增额终身寿作为资产配置手段也有短板的一面。

相比存款、低风险理财和国债,保险类产品在早期的收益率比较有限。

建议在配置的过程中,主要着眼于中长期规划,比如补充养老,或者作为孩子的留学、创业金。


发布人:6b2e****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